《三国志裴松之注全文通译》,是贵州籍历史学者杜小龙耗时整整七年时间采百家之长、集众人之智、逐字逐句反复论证推敲、耗费毕生心血精心译注的一部地毯式翻译《裴注三国志》文白对照版本学术书,全套6册,总页数为1778页,总字数为248万字(其中译文为164.33万字)。
裴注以180字的篇幅阐明了以上问题,将屯田一事作为曹魏定国的重大国策看待,在掌握史事要领这一层面上,裴松之显然高一筹。马钧其人其事,在陈寿的《三国志》中了无涉及。裴松之根据魏晋文学家、思想家傅玄之文,添加了古代著名机械发明家、曹魏时期的马钧的生平事迹及其创造发明,共一千二百字。他对有关指南车...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后移居江南。南朝宋著名史学家,为《三国志》作注。与儿子裴骃、曾孙裴子野被称为史学三裴。 本单详情 《裴松之注三国志》(套装上下册) 作者: 陈涛 (作者), 裴松之 (注释 解说词), 邹德金 (编者) ...
裴松之(画像)随之,裴松之开始收集史料,践行皇命。公元429年(元嘉六年),引用了一百四十多种文献资料的《三国志注》完稿。过程中,裴松之不但广引史料,大大地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还就原著的有关内容进行了相当精确地考证辨析。下面,就跟大家聊一聊与之相关的几点情况。一、增补已有。陈寿的《三国志...
三国志及裴松之注翻译(《魏书二·文帝纪》02) 元年二月[注一]壬戌,以大中大夫贾诩为太尉,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大理王朗为御史大夫。置散骑常侍、侍郎各四人,其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为金策著令,藏之石室。初,汉熹平五年,黄龙见谯,光禄大夫桥玄问太史令单飏:“此何祥也?”飏曰:“其国后当有王者兴,不...
上图_ 裴松之注 三国志六十五卷 一、奇幻色彩之溯源 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指出裴注《三国志》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嗜奇爱博”。所谓“爱博”,即指裴松之所引书籍种类庞杂、数目繁多。沈家本先生在《三国志注所引书目》有过总结:“计经部廿(二十)二家,史部一百四十二家,子部廿三家,集部廿三家...
(西晋)陈寿撰 (南朝宋)裴松之注 著 更新时间:2021-05-12 18:05:31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最新章节: 【正版无广】三国地理形势示意图 文学 中国古代随笔 《三国志》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撰写的史学名著,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全书共65卷,其中《...
《三国志裴松之注全文通译》是2019年4月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是地毯式翻译《裴注三国志》的学术类书籍,译注作者是贵州籍历史学者杜小龙。《三国志》是一部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巨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作为后人了解三国历史的最重要依据,《三国志》与裴松之注是不可分割的...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與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