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小善不积,无以成圣。莫轻小恶,以为无罪,小恶所积,足以灭身。水滴虽然小,但是慢慢就能充满大的容器。不从小善做起,就没法成圣。不要轻视小恶,以为没有罪过,小恶慢慢积累起来,足够毁掉一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小事开始做起, - 霸气与修养
● 不要轻视小恶,以为小恶无殃,水滴虽然微小,慢慢地不断积累就会充满巨大的容器,凡是恶贯满盈,都从小恶积累而成。 本公号原创文章欢迎转发朋友圈微信群 想要学习了解更多禅修的理论和方法,欢迎添加大师兄微信:juexinwx,加禅友群...
意思是:不要轻视小恶,以为小恶无殃,水滴虽然微小,慢慢地就会充盈巨大器皿。出自《法句经》,作者法救尊者,是公元一世纪的北印度人。原句: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译文:不要轻视小恶,...
意思是:不要轻视小恶,以为小恶无殃,水滴虽然微小,慢慢地就会充盈巨大器皿。 出自《法句经》,作者法救尊者,是公元一世纪的北印度人。 原句: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 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译文: 不要轻视小恶,以为小恶无殃,...
不要小看轻微的过失,认为它无关紧要,要知道水滴虽然细小,长时间滴下也能充满大水缸。
故《法句经》提及:“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佛说施一切无畏陀罗尼经》提及,“帝释天王为了天宫安宁,还请佛说降伏阿修罗的陀罗尼法保护自己”,何况世间也?《大方等大集经》提及,“佛灭度两千五百年后...
——《金刚经》语录二:“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法句经》语录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五灯会元》【注】“有为法”,是指由“因”“缘”和合而成的物质、精神或现象。其中,使事物...
生活禅超话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法句经》注释:不要轻视小小的恶行,认为它无关紧要,水滴虽微小也能积聚成大江大河,各种罪业皆从小恶来。不要轻视小小的善行,小善行积多了,自然会有福报。
菩萨戒里说:“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一滴滴水珠虽小,但不断滴下去,可以滴满很大的器皿。然而,有的人总是善于原谅自已,察觉到自己心灵中的污点时,他们总是自我安慰:这点事,不妨事,到关键时候我会注意的!于是,“小树”在肥沃的土壤里,在合适的气候下“茁壮”地成长了。最后的...
语录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语录二:“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法句经》 语录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五灯会元》 [注]“有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