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学名:Amomum tsaoko Crevost & Lem.),别名红草果,是姜科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草果茎丛生,高达3米,全株有辛香气,地下部分略似生姜 ;叶片为长椭圆形或狭长圆形,长40~70厘米,宽10~20厘米,两面光滑无毛,无柄或具短柄;穗状花序不分枝,长13~18厘米,宽约5厘米,每花序约有花5~30朵,花黄色...
草果的品种,市场上流通主要分为四种 6.1纺锤形草果,顶端是渐尖的,种籽呈棕褐色,每果含籽36-58粒,种子千粒110克,每穗平均果25个,味道辛辣香味浓烈,烹饪出来的食物味道会更好 6.2卵圆形草果,果长3-4cm,直径2.5cm左右,种子呈灰白色,是有光泽的,每果含籽45-66粒,种子千籽170克,每穗平均结果20个,这个品种越...
草果 Cǎo Guǒ 别名草果仁、草果子、老蔻 功效作用燥湿温中,除痰截疟。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 英文名Tsaoko Amomum Fruit, Caoguo 始载于《品汇精要》 毒性无毒 归经胃经、脾经 药性温 药味辛 草果 【异名】草果仁(《传信适用方》),草果子(《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本草正义》曰:“草果,辛温燥烈,善除寒湿两温燥中宫,故为脾胃寒湿主药。”可用治呕吐、泻痢、脘腹冷痛。 行气止痛 《本草衍义补遗》曰:“草豆蔻,性温,解散滞气,消膈上痰。若明知身受寒邪,日食寒物,胃脘作疼,方可温散,用之如鼓应桴。”可用治胃脘痛及脐腹痛。祛痰截疟 ...
三、草果的使用技巧 1、用量控制 草果的用量需要谨慎掌握,因为用量过多可能会导致菜肴发苦。一般来说,在烹饪中,每斤食材使用1颗草果为宜。如果是制作卤味,可以根据卤汁的量和食材的多少适当调整草果的用量。2、处理方法 在使用草果之前,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预处理,首先,可以将草果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杂质和灰尘...
草果 草果药材 草果性状鉴别 真品草果:干燥果实呈长椭圆形,具三钝棱,长2~4厘米,直径1~2.5厘米,顶端有一圆形突起,基部附有果柄;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有显著纵沟及棱线;果皮有韧性,易纵向撕裂;种团分成3瓣,瓣间有黄棕色隔膜,每瓣种子8~11枚,集成长球形;种子四至多面形,长宽均为5毫米,表面红棕色,外被灰...
草果是药食两用中药材大宗品种之一,食用量大于药用量。草果具有燥湿健脾,除痰截疟的功能。主治脘腹胀满,反胃呕吐,食积疟疾等症。好多中成药离不开它的配方,如透骨搜风丸、益肾丸、开郁舒肝丸、宽胸利膈丸、洁白丸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的需要,草果的用途和用量将越来越大越多。草果属草本植物,宜...
草果在中药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功效如下:1.健脾开胃 草果能够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帮助消化、吸收食物。在中医理论中,草果属于健脾开胃的食材,能够增强胃肠的蠕动功能,提高胃肠道的吸收能力,从而改善胃肠不适症状。2.温中止痛 草果还具有温中止痛的功效。在中医理论中,草果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温中散寒...
②治胃肠冷热不和,下痢赤白及伏热泄泻,脏毒便血:草果、甘草、地榆(炒)、枳壳(去瓤,麸炒)各等分。上为粗末。每服6克,用水一盏半,煨姜一块拍碎,同煎七分,去滓服,不拘时候。(《传信适用方》草果饮) ③解伏热,除烦渴,消暑毒,止吐痢:草果120克,乌梅肉90克,甘草75克。每服15克,水一碗,生姜十片,煎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