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维摩诘所说经》中说:苦、空、无常、无我;苦、空、无常、无我,是佛教最基本的佛教用语,在佛所说的多部经典中,都有引用和论述;苦、空、无常、无我是我们生活意识的常态,每一个在世俗中生活的人都会感受得到,体验得到,每个人都不妨去认真体悟和感受。《正法念处经》曰:观身不净,观受是苦,...
“一切法无我,无常,苦,空,无我”是佛教中的四圣谛,也称为四谛,是佛教教义的核心之一。这些谛理是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后所发现的,它们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存在的真相。 1. 无我(Anatta):无我指的是一切法(...
佛教哲学中,“五蕴”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揭示了生命的真实面貌。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涵盖了我们的身体与心理现象。而五蕴的真相,可以概括为无常、苦、空、无我。这四个看似深奥的词语,实则蕴含了生命最本质的哲理。五蕴的无常性,是指五蕴中的每一念都在生灭变化。我们的身体细胞在不断新...
人之所以有烦恼有痛苦,就是因为不了解「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而误认为「我」是确确实实存在的,由我为出发点,产生了对物的执着,顺意,就生喜乐,不顺意的就生苦恼而造作种种不净业,我们众生的轮回生死,受种种苦报皆由此而来。如果我们能了解「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对一切名利财色等都能看得开...
苦是说短暂的人生,有三苦八苦和无量诸苦;空即缘起性空,缘起是说世间诸法众缘和合而生起,性空是说众缘和合的诸法,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无常即诸行无常,是说世间诸法都是变化不停,生灭不断的,没有常住不变的个体;无我即诸法无我,是明五蕴假合的人身,没有真...
我曾以为努力就会马上有甜,天天熬夜加班,可身体越来越差,精神也疲惫不堪,这才明白苦总是在不经意间就渗进生活的缝隙里。 2. 空呢,就像那吹过旷野的风,看似满满当当,却什么也抓不住。你看那守财奴,拼命积攒财富,可到最后,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财富就像风一样,看似拥有,实则空无。 3. 无常像那变幻莫测的天气...
声闻法里面说,一切世间的五阴和五欲皆是无常,无常即是苦,所以贪着喜爱一切世间的五欲就是苦集,若能彻底除掉世间的五欲贪爱,那么苦就灭了,未来生就不再轮回了,所以讲苦、集、灭谛。而这些苦集要灭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八正道,修八正道就是苦集灭之道——灭一切苦的道。所以声闻法里面讲苦、空、无我、...
是苦、空、无常、无我、不净,因为它是所有一切佛教徒所应有的知识和见解。一般而言,基本佛法就是小乘的教义,但它亦是大乘佛法的基础,因为没有小也就没有大了。 佛教为什么对世人谈苦? 因为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人生的真相。 佛教对世人谈苦的目的是什么?
“人无我”,是讲我们自己本身,五蕴之身。佛又说“法无我”,“法”是讲的五蕴。五蕴里面也没有我,“我”就是主宰的意思,我们今天讲存在的意思,它没有,找不到,它是剎那剎那在那里变化的。所以真的是“苦、空、无常、无我”,我们要常常记住佛这句话,要常常在生活当中去体验这句话,这才算是一个觉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