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作业——指出并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一,指出并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2,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3,欲与大叔,臣请使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4,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6,欲辟...
说明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 1、庄公寤生,惊姜氏。 2、甘其食,美其服。 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4、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5、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1、惊,动词的使动用法 2、甘,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犬,名作...
A.阙 B.泉 C.隧 D.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一句中属于词类活用的词是()。 A.与 B.除 C.民 D.生 判断题 人称代词分为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两类。 答案:错误 判断题 在诗歌发展史上,我们习惯把唐代以后按照诗律创作的诗叫作现代诗。
C.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D.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D 反馈 收藏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参考答案】 隧,名词用为动词,挖隧道。 热门试题 问答题 指出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说明其活用情况和意义:益烈山泽而焚之。点击查看答案 问答题 指出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说明其活用情况和意义: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点击查看答案...
古代汉语作业——指出并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一,指出并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2,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3,欲与大叔,臣请使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4,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古代汉语作业——指出并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一,指出并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2,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3,欲与大叔,臣请使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4,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6,欲辟土...
说明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 1、庄公寤生,惊姜氏。 2、甘其食,美其服。 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4、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5、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答案 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1、惊,动词的使动用法 2、甘,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犬,名作状 ...
1古代汉语作业——指出并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一,指出并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2,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3,欲与大叔,臣请使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4,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6,欲辟...
1,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2,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3,欲与大叔,臣请使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4,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6,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