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噬发生时,LC3 蛋白合成后立即在其羧基端被 Atg4 所剪切,产生细胞浆定位的 LC3-I。在自噬过程中,LC3-I 会被包括 Atg7 和 Atg3 在内的泛素样体系所修饰和加工,产生分子量为 14kD 的 LC3-II,并定位到自噬小体中。LC3-II 的含量和发生自噬的程度成正比,LC3-II/I比值的大小可估计自噬水平的高低。得益...
抗体选择:目前大部分LC3抗体选择的抗原位于N端,PE基团的加入可能会使得N端蛋白构象变化,导致抗体对LC3的亲和力增强,所以LC3-II条带深并不能代表该样本处于高自噬状态。 冻融敏感性:LC3-II对冻融比较敏感,容易在SDS上样缓冲液降解。因此,在做半定量检测时,除了使用LC3-II/LC3-I的比值外,也可以配合使用LC3-II与...
LC3是一种16-18kDa的小蛋白质,在细胞内以3种形式存在。125个氨基酸的前体形式被切割成120个氨基酸形式,称为LC3-I。与磷脂酰乙醇胺(PE)结合后,生成LC3-II形式。LC3-I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LC3-II主要存在于细胞膜部分。 当应激信号如氨基酸饥饿诱导自噬时,步是自噬体的形成。在健康细胞中可以看到LC3-I和LC3-II...
与外膜结合的LC3-II被ATG4裂解,重新用于新一轮的脂化。 本文将讨论这些选择性自噬途径与衰老、疾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多种生物中,自噬活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对秀丽隐杆线虫、啮齿动物和人细胞的研究表明,溶酶体蛋白水解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损害自噬通量,加重细胞损伤并促进衰老相关疾病的发展...
1)证明自噬参与了相关研究表型(电镜、LC3II/I-WB、LC3亚细胞定位、LC3荧光示踪监测自噬流等)2)证明...
1、在耗尽胞质LC3-I后定量细胞裂解物中的LC3-II 2、包含重组LC3标准品 艾美捷Cell Biolabs的细胞自噬ELISA试剂盒(LC3-II Quantation)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定量培养细胞中LC3的酶免疫分析。该试剂盒利用选择性渗透程序去除胞浆前LC3和LC3-I,并保留自噬体膜结合的LC3-II(图1)。在固定和透化后,用抗LC3抗体探测含有LC3...
LC3-I通过Atg7 和 Atg3(分别对应 E1 和 E2 样酶)参与的泛素样反应,使磷脂酰乙醇胺 (PtdEth,PE) 偶联,生成脂质化形式的 LC3,也称作 LC3-II,它可以附着到自噬体(autophagosome)的膜上,是自噬体的结构蛋白。在降解过程中,位于自噬溶酶体外膜的LC3-II被半胱氨酸蛋白酶Atg4B移除后回收,位于内膜的LC3-II则与...
自噬形成时,胞浆型LC3(即LC3-I)会酶解掉一小段多肽,转变为(自噬体)膜型(即LC3-II),因此可利用WB检测LC3-II/I比值的变化以评估自噬的强弱。此外自噬衔接物如sequestosome 1(SQSTM1,也称为p62)也可用于检测自噬,p62蛋白水平的多少与自噬强弱有着反比例关系。2.3荧光蛋白标记检测 2.3.1 GFP-LC3 ...
而通常认为LC3-II的蛋白含量与自噬程度成正比。3. 自噬溶酶体的形成: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是自噬过程的最后阶段,这一过程需要主要是LAMP1、Rab7、UVRAG等蛋白的参与,通过形成复合物促进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最后通过其中的水解酶对内容物降解,产生的小分子物质,被运送到细胞质中重新参与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