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噬发生时,LC3 蛋白合成后立即在其羧基端被 Atg4 所剪切,产生细胞浆定位的 LC3-I。在自噬过程中,LC3-I 会被包括 Atg7 和 Atg3 在内的泛素样体系所修饰和加工,产生分子量为 14kD 的 LC3-II,并定位到自噬小体中。LC3-II 的含量和发生自噬的程度成正比,LC3-II/I比值的大小可估计自噬水平的高低。得益...
Cell Biolabs 艾美捷 自噬ELISA试剂盒(LC3-II定量)使用选择性渗透程序去除细胞溶质pro-LC3和LC3-I,并保留自噬体膜结合的LC3-II。通过与已知的LC3标准曲线进行比较,确定未知裂解物中LC3-II的数量。 Cell Biolabs:细胞学试剂品牌,为生物技术和研究类客户提供基于细胞功能研究以及疾病等方面的技术和服务。主要涵盖细胞研究...
在这个过程之后,LC3-I被称为LC3-II。LC3-II结合到含有LIR的自噬受体(AR;例如p62)绑定目标货物使之降解。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主要是通过RAB蛋白、SNARE蛋白和HOPS复合体介导。融合后,货物被溶酶体水解酶降解,降解产物可被细胞重复使用。与外膜结合的LC3-II被ATG4裂解,重新用于新一轮的脂化。 本文将讨论这些选择...
由于LC3是脂化和膜相关蛋白,在细胞裂解时,可在冰上短暂超声,以促进蛋白溶解,使得LC3顺利从膜上解离。此外,LC3-II的分子量约16KD,LC3-I在电泳后停留在14KD处,两者均为小分子量蛋白,且差距仅2KD。因此在WB时要注意使用高浓度分离胶进行分离(建议约15%),转膜时使用小孔径0.2um的NC膜,采用恒流200mA,转膜40min...
LC3II/LCI比例的变化可以反映自噬过程的启动。LC3是参与自噬形成的关键分子,自噬体形成时,胞浆型LC3(即LC3-I)会酶解掉一小段多肽,转变为自噬体膜型(即LC3-II)。LC3-II水平的升高表明自噬过程的启动。另一个常用的自噬检测指标是P62。P62是一种泛素结合蛋白,通常在自噬过程中被降解。因此,P62...
LC3-I通过Atg7 和 Atg3(分别对应 E1 和 E2 样酶)参与的泛素样反应,使磷脂酰乙醇胺 (PtdEth,PE) 偶联,生成脂质化形式的 LC3,也称作 LC3-II,它可以附着到自噬体(autophagosome)的膜上,是自噬体的结构蛋白。在降解过程中,位于自噬溶酶体外膜的LC3-II被半胱氨酸蛋白酶Atg4B移除后回收,位于内膜的LC3-II则与...
艾美捷代理Cell Biolabs自噬ELISA检测试剂盒(LC3-II定量)使用选择性透化程序来去除胞浆pro-LC3和LC3-I,并保留自噬体膜结合的LC3-II。未知裂解物中LC3-II的量通过与已知LC3标准曲线进行比较来确定。特点如下: 1、在耗尽胞质LC3-I后定量细胞裂解物中的LC3-II ...
LC3-II 的含量和发生自噬的程度成正比,LC3-II/I比值的大小可估计自噬水平的高低。 得益于荧光蛋白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荧光蛋白标记的方式,直观的看到自噬现象和过程。自噬病毒工具,便于直接感染目的细胞后直观地观察细胞自噬的整体水平。 自噬单荧光标记慢病毒 吉满自主研发出单荧光(绿光或红光)标记的自噬指示产品...
而通常认为LC3-II的蛋白含量与自噬程度成正比。3. 自噬溶酶体的形成: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是自噬过程的最后阶段,这一过程需要主要是LAMP1、Rab7、UVRAG等蛋白的参与,通过形成复合物促进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最后通过其中的水解酶对内容物降解,产生的小分子物质,被运送到细胞质中重新参与细胞...
自噬形成时,胞浆型LC3(即LC3-I)会酶解掉一小段多肽,转变为(自噬体)膜型(即LC3-II),因此可利用WB检测LC3-II/I比值的变化以评估自噬的强弱。此外自噬衔接物如sequestosome 1(SQSTM1,也称为p62)也可用于检测自噬,p62蛋白水平的多少与自噬强弱有着反比例关系。2.3荧光蛋白标记检测 2.3.1 GFP-LC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