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主要的组蛋白去琥珀酰化酶是sirts还是hdacs,研究人员在不同细胞系中使用广谱hdacs抑制剂tsa和广谱sirts抑制剂nam处理,发现tsa处理可以显著增强不同细胞系中整体组蛋白琥珀酰化修饰水平,而nam处理对整体组蛋白琥珀酰化修饰影响不大,仅增强h3k122su修饰水平,与之前报道sirt7负责去除h3k122su相符。上述结果...
TSA处理显著升高组蛋白琥珀酰化和乙酰化水平。在相同的条件下,NAM处理未能升高组蛋白琥珀酰化水平,提示组蛋白去琥珀酰化修饰主要由HDAC家族而不是SIRT家族去乙酰化酶催化。接下来研究者用HDAC1/2/3选择性抑制剂(MS275)处理HeLa细胞,发现组蛋白琥珀酰化和乙酰化水平均显著升高,表明I类HDAC1/2/3可能是哺乳细胞中...
基因组景观分析显示,组蛋白琥珀酰化在基因启动子处高度富集,HDAC活性的抑制导致启动子组蛋白琥珀酰基化的显著升高。此外,综合分析显示,启动子组蛋白琥珀酰化与基因转录活性呈正相关。总之,该研究证明I类HDAC1/2/3而不是SIRT家族蛋白是主要的组蛋白去琥珀酰化酶,对启动子组蛋白去琥珀酰化特别重要。因此,该研究为组...
赖氨酸琥珀酰化是发生在组蛋白上的主要翻译后修饰之一,被认为在调节染色质结构和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组蛋白去琥珀酰化被广泛认为是由SIRT家族去乙酰酶的成员催化的。近日,华东师范大学翁杰敏、Wei Wei及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黄河共同通讯在Cell Discovery 在线发表了题为“HDAC1/2/3 are major histone desucciny...
例如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而组蛋白琥珀酰化修饰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组蛋白修饰类型,在核小体和染色质动力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组蛋白琥珀酰化修饰是否参与HBVcccDNA的表观遗传调控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拟鉴定HBVcccDNA微染色体上是否存在组蛋白琥珀酰化修饰,并探讨组蛋白琥珀酰化修饰对HBVcccDNA的表观调控作用,以期...
截至目前,有关翻译后修饰对核小体动态结构的影响主要集中于赖氨酸乙酰化 (acetyl-lysine,Kac)。相较于乙酰化, 琥珀酰化不仅结构位阻更大,而且在生理条件下,将带正电的赖氨酸侧链转变为带负电,已有研究表明该物理特性的转变在特定位点能够削弱组蛋白与核小体DNA之间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核小体结构的稳定 【7】。鉴于...
研究人员证明了组蛋白去琥珀酰化主要是由I类HDAC1/2/3催化的。研究进一步发现组蛋白琥珀酰化在基因启动子处高度富集,与转录活性密切相关。景杰生物为该研究提供了琥珀酰化修饰泛抗体和组蛋白位点特异性抗体。 为了检测哺乳动物细胞中主要的组蛋白去琥珀酰化酶,研究者首先用HDAC家族泛抑制剂(Trichostatin A, TSA)和...
赖氨酸琥珀酰化修饰 (Lysine succinylation,Ksu)是以琥珀酰辅酶A为底物受酶或非酶催化形成的赖氨酸酰化修饰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广泛存在于各个物种间,主要分布在细胞线粒体、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目前,已报道KAT2A和HAT1作为琥珀酰化转移...
赖氨酸琥珀酰化修饰 (Lysine succinylation,Ksu)是以琥珀酰辅酶A为底物受酶或非酶催化形成的赖氨酸酰化修饰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广泛存在于各个物种间,主要分布在细胞线粒体、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目前,已报道KAT2A和HAT1作为琥珀酰化转移酶,分别催化H3K79su和H3K122su,而CBP/p300也被报道参与催化组蛋白琥珀酰化,并...
研究人员证明了组蛋白去琥珀酰化主要是由I类HDAC1/2/3催化的。研究进一步发现组蛋白琥珀酰化在基因启动子处高度富集,与转录活性密切相关。景杰生物为该研究提供了琥珀酰化修饰泛抗体和组蛋白位点特异性抗体。 为了检测哺乳动物细胞中主要的组蛋白去琥珀酰化酶,研究者首先用HDAC家族泛抑制剂(Trichostatin A, TSA)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