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空”出自《心经》。《心经》是佛教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的经典。它在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中都有极高的地位。在《心经》的语境中,通过 “色即是空” 等一系列阐述,来表达般若空观的智慧。“色” 在佛教语境中,主要是指物质现象。“色即是空” 意思是物质现象从本质上来说...
最后,我们还需要理解空和色的关系。想要理解空色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就要弄清楚什么是空和什么是色。在佛经里,色是代表物质的形态的,代表着世间形形色色的事物之表象。而空的含义,并不能简单理解为无色就是空,或者说色灭了才是空,因为“空”并非一无所有,并不是虚无和空乏,大概就相当于我们本土传统里...
色和空,是一体两面 问:“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何意?能举例说明吗? 答:色,代表物质的存在。空,在常人观念中是什么都不存在。在一般人眼中,存在(色)和不存在(空)是对立的。存在,一定就是存在;不存在,一定就是不存在。 从佛法观点来看,色和空却是一体的两面,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
其实是因为人的“知见”在色上,如果没有了,那么再说色就没有意义了也就不说色了,也就无所谓空了。所以把色和空分开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观世音所观的从一开始就是见于外而不见于内的,他观的还是色这个层面。于是才有落在“知见”上的分别,于是才会有色和空的分别。有了色,就着在见上了,这也是所以...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此句出自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在中国流行最广泛的佛经。据说这是观音菩萨和舍利佛的一段对话。在佛学界,对心经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心经是佛经的总括,读懂了心经,读佛经就入门了。佛法中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原是要使我们了解万事本无...
如果狭义上来说,就是指我们的眼睛所能看到的所有存在的物质,或者现象,这就是色。《心经》中,观世音菩萨对舍利佛直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就很明确了,这是观世音菩萨在禅定中所证悟到的情形。他发现色和空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所有物质,现象本质上都是“空性”,并不是...
这次,《芭莎艺术》对话冯唐,和他一起走进“冯唐”的内心世界,共同领略《色空》之义。艺术之所以迷人,是在于情绪的共鸣与感受的多元,也许,你会看到属于自己的“色”与“空”。 8月1日-31日,冯唐九号院书道展【第二回】色空在北京西五艺术中心等你!
佛教中的空与色,是两个核心概念,它们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真实状态。空,不是指虚无,而是指一切事物的本质是无自性的,没有固定的实体存在。色,是指一切现象和物质,包括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在佛教中,空的存在形式多样,共有二十种。每一种空都有其独特的修行次第和达到的果位。比如,外空意味着没有...
这个“色”无论你是男性还是女性,每一个人都有什么叫色呢?眼睛能看到,耳朵能听到,你鼻子能闻到,手能触碰到,真实存在的一切物体,都叫做色体,色体是会毁灭的,他是不可能永久保存的。但是空,空不是没有,比如我们在走路的时候,有一个人冲着你讲:你好,并叫错了你的名字;然后你还答应他,你好你好;...
1、“色即空”和“空即色”是两层意思,两层意思完全不同。“色即空”中的“色”指的是万事万物,也可以说指认识对象和客体,“色即空”,意思就是万事万物,任何认识对象和客体,都不是真实本身,不是存在本身。“空即色”,意思就是,存在本身、真实本身对于认识来说,只能说它是虚无,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