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英,男,于1967年生,安徽寿县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报》杂志社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学),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2021 - 石中英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20世纪教育中的国家主义:回顾与讨论 2021 - 石中英 - 《教育学报》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做沟通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的桥梁 2021 - 石中英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作为一种教育哲学研究方法的"论辩" 2021 - 石中英 - 被引...
石中英全部作品:穿越教育概念的丛林,书之书,教育哲学,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国当代教育学术文库:教育学的文化性格,新中国教育学家肖像(第2版),青春期教育,课程:走向自觉与自律,公共教育学,黄济教育思想论要(精)/中国教育学家经典论要丛书/梦山书系
石中英:我觉得会。因为从课程领域来说,不论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课程体系,都特别强调某一类经验的价值,缺少对个人经验、本土经验的重视,甚至明确要求不要把个人的和地方性的经验,包括自我的经验、社会的经验、认识自然的经验带到课堂里来。这会给学习者造成巨大的困扰,在学校里,他不能以完整的学习者身份开始...
石中英:就是教育学不可能像实证科学那样,在研究过程中完全排除价值问题,而价值又跟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不同文化体系有不同的教育学理论,而且每个文化体系里的教育学理论都有固有的问题。这个论文所提出的观点在当时的教育学界非常轰动,它修正了教育学界一个传统的信念,即教育学应该成为一门像实证科学...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主要历史阶段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内容和途径进行研究,有助于廓清70多年来我国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演进历程,总结其宝贵经验,为未来更好地开展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历史借鉴。鉴于党的十八大之前价值观教育并没有成为一个专门的学术和实践领域,而是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教育...
故事的开头从石父瘫痪在床通过中医恢复了正常说起,这让幼年的石中英感到特别震撼,在心中种下了一颗中医的种子。长大以后,每个年龄段好像都在马不停蹄地完成该阶段的课题,工作、结婚、孩子等等。直到退休之后,身体慢慢走下坡路,她开始担忧:如果以后有了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该怎么办?去医院得排队,做检查,...
石中英:说起这些年来关注和探索价值观教育的背景与原因,我想与国际国内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以及部分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问题分不开。 从国际上说,20世纪末,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提出了“文明的冲突”观点,文明冲突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不同文明所崇尚的价值观冲突。当时...
在清华大学文南楼,中国教育报记者对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教授进行了专访。对话中,长期致力于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哲学研究的石中英教授,为当下认识和剖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带来了独特视角。拔尖创新人才不等于天才,天赋高的未必是成就大的人 中国教育报:拔尖创新人才是现在的高频词、热词,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