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应纳税额(以下称加计抵减15%政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
“一、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应纳税额(以下称加计抵减15%政策)。 二、本公告所称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生活服务的具体范围按照《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财税〔2016...
加计抵减是一项税收优惠措施,允许特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一定比例,虚拟计算出一个抵减额,专用于抵减一般计税方法下计算出来的应纳税额。今年我国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在自4月1日起实施的深化增值税改革政策中,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生活性服务...
24.2022 年继续实施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维持 80%的暂退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提高暂退比例。同时,加快推进保险代替保证金试点工作,扩大保险代替保证金试点范围。25. 允许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结余较多的省份对旅游企业阶段性实施缓缴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政策,具体办法...
法律分析: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应纳税额。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生活服务包括文化体育服务、教育医疗服务、旅游娱乐服务、餐饮住宿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其他生活服务。10%加计抵减与15%加计抵减政策...
近期,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明确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明确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应纳税额。 就在半年前,服务业刚刚迎来增值税减负。今年3月,财政部联合税务总局等发布《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
符合加计抵减15%政策的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应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15%计提当期加计抵减额。计算公式是: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错误15%;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 ( )——[判断题] A. 正确 B. 错误 相关知识点: ...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减税降费政策是有效的“减压阀”,有助于稳住市场主体,从而稳住经济基本盘。2022年,国家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针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特殊困难行业提供税费支持,减的是税费,增的是信心。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
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加计抵减15%政策的出台背景与意义如下:一、政策出台背景:1.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需支持发展;2. 增值税制度需完善,加计抵减是重要内容;3. 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减轻企业税负。二、政策意义:1. 减轻企业税负,提高经济效益;2. 促进服务业发展
因此,按照现行政策规定,你公司此前未抵减完的加计抵减额,可以在加计抵减政策有效期内继续抵减应纳税额。加计抵减政策执行到期后,纳税人不再计提加计抵减额,结余的加计抵减额停止抵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