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
书圣王羲之是中国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书法家,他广采众长,自成一家,是中国书法史上一座极具象征性的丰碑,影响深远,并留下了大量的丰富多样的书法稀世经典作品!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王羲之《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具有很强的艺术特色。其突...
王述少负盛名,与王羲之同为东晋望族,但王羲之瞧不起王述,多次公开侮辱他。任职会稽内史后,王羲之多次表示要前往吊唁王述的母亲,但都没有前往,唯一的一次还没上灵堂便离开,王述为此怀恨在心。按照常理,王羲之接任会稽内史后,应拜访王述,王述多次洒扫以待,王羲之始终不入,二人嫌隙愈深。[2][5] 王羲之到达会稽(今浙...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人。因官至右军将军,又称王右军。他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书法从总体上说,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多种似乎矛盾的艺术特色都在这里汇合、交融,达到炉火纯青、尽善尽美的境界。古人评价他的书法说:"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
这种种令人心向往之的传奇故事和文化光环,都集中在千古一人的书圣王羲之身上,成为每个熟悉中华传统文化的国人共同的精神财富。诚然,王羲之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人们越靠近它就越发现它的神秘莫测和高不可攀。我们不禁要问,王羲之为何被称为“书圣”?书圣王羲之的书法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它究竟...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
如果说王羲之仅仅是书法家,而且是一位专为书法而生的书法家。王羲之泉下有知,估计会认为用这样的雕虫小技去评价他的全部人生几近侮辱。王羲之不是“书法家”文 | 范美俊 01 无论搞不搞书法,只要是中国人,大概都知道王羲之,不知道也要装着知道,连“书圣”都不知,这脸往哪儿搁?尤其这几十年来,也不...
我们在书写时,起笔的凌空取势,藏锋和露锋处理,落笔后的回锋、衄搓以及行笔中侧锋并用,重笔画牵丝引带、转笔使意等,这些都可以用王羲之笔法。大字忌讳单薄,又忌讳臃肿,因此可以在用墨和笔力上聚力,变王羲之妍美为苍劲。结字在内擫处理的基础上,中宫紧实,而横、竖、撇、捺可以舒展拉长,形成内紧外松的...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九年(353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序》,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