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通天帖》又名《王氏一门书翰》、《王氏宝章集》,是王羲之后裔王方庆家物,内收王氏家族二十八人法书。 王方庆于唐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6)上进武则天,武命人临摹后将原本又赐还王方庆。现存《万岁通天帖》为摹本,包括王羲之、王荟、王徽之、王献之、王慈、王...
为东晋王羲之所书尺牍摹本,原作久佚。作品行轴线时曲时直、书体时草时行、点画时方时圆,书写风格沉雄跳宕、劲健流纵,体现了王羲之高超的书写技巧和驾驭能力。 《忧悬帖》 【释文:忧悬不能须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报。】 《忧悬帖》全篇雄奇奔放,俊逸...
释文: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行让贴》释文:足下行穰九人还示,应决不?大都当任 《快雪时晴帖》释文: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平安》《何如》《奉橘》三...
我们在王羲之手札中可深刻体会。 下面, 我们一起来感受下世间最美的书法线条: 1 《行穰帖》 释文: 足下行穰九人还示,应决不?大都当任 王羲之《行穰帖》原迹已失传。 此为初唐时期的双钩填墨摹本,硬黄纸本, 传为米芾再临本。 据说《行穰帖》为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 从圆明园流落到民间的国宝, 同时流出的...
王羲之的22封信,妙绝古今!今天小编给大家特别整理王羲之的书信手札欣赏,非常精美。主要是:长风帖、初月帖、得示帖、二谢帖、寒切帖、何如奉橘帖、孔侍中帖、快雪时晴帖、妹至帖、哀祸帖、平安帖、丧乱帖、上虞帖、大道帖卷、误坠地贴、行穰帖、姨母帖、游目帖(蜀都帖)、雨后帖、远宦帖、旃罽胡桃帖、...
王羲之的书信手札包括:长风帖、初月帖、得示帖、二谢帖、寒切帖、何如奉橘帖、孔侍中帖、快雪时晴帖、妹至帖、哀祸帖、平安帖、丧乱帖、上虞帖、大道帖卷、误坠地帖、行穰帖、姨母帖、游目帖(蜀都帖)、雨后帖、远宦帖、旃罽胡桃帖、瞻近龙保帖、大报帖。探访1700年前,书圣书信中的生活。 ...
王羲之行草书《丧乱二谢得示帖》,为唐代内府的双钩填墨摹本,日本奈良时期由遣唐使传入日本。日本皇室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本,纸右端钤有日本桓武天皇(737-806)的“延历敕定”朱文印。原帖为卷子,现改装为轴,为《丧乱帖》、《二谢帖》和《得示帖》三通尺牍合装,2006年3月来上海博物馆展出。《丧乱...
《姨母帖》是王羲之古法到新法的笔法变化一个手札,如果说古法沉厚大气但缺少灵动潇洒,那么《姨母帖》的求新即是在高古之外寻求的灵动。古法可以表现张力,章草中常常夹些小楷,新古融为一体,别具风采。 《游目帖》点画生动,少有牵丝,却是由法求意,气韵自如,妍美而不柔媚,雄强而不怒张,明方孝孺称赞:“《游目...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
最近一直在攻克王羲之的手札,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右军的行书手札,那叫一个潇洒,细节满满,比《兰亭序》生动有趣多了,而且完全不显得刻意。临写起来,简直带感。手札的墨迹和碑刻不一样,能看出墨色的变化,速度的控制,还有起承转合的细节。虽然手札也只剩下了双钩填摹,但比《淳化阁帖》好多了。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