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鉴于王羲之作品多为零散创作,不利于后人系统临摹学习,李世民命怀仁和尚以玄奘西行归朝翻译的经文为底稿,集王羲之字制作一本完善、浩瀚的行书法帖。怀仁召集 40 人,耗费 20 年时光,从王羲之上百件法帖中精心选出 1904 个 “最具代表性” 的字体,完成了《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其二,李世民开创行书入碑的...
《大唐三藏圣教序》,简称《圣教序》,由唐太宗撰写。最早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称为《雁塔圣教序》,后由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
王羲之书法有两大“绝版教科书”,分别是行书《圣教序》和草书《十七帖》,尤其是《圣教序》,来头不小。唐贞观十九年(645年),“西天取经”十七年之久的玄奘法师,终于返回长安,他带来的是足足五十七卷经书和沿途地理人文方志。玄奘在长安主要做了两件事:开坛讲法和翻译原作。尤其是第二件事,得到了李世民的...
综合而言,唐代的集王字作品既来历明确、真实可信,又字数多、内容全,称得上是王羲之行书的“标准教科书”了。学界公认的集王字两大“高峰”,一是《圣教序》,另一部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了,而后者更胜前者。之所以这么说,有三大原因:第一是体量,《集王金刚经》全文5200余字,而《圣教序》全文1900余字...
《怀仁集王圣教序》是唐人敬重王羲之书法的体现,也是众多集王羲之书法碑刻中最成功、最有影响的一通。王羲之《怀仁集王圣教序》及释文 释文: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释文:大唐三藏聖教序 太宗文皇帝製 弘福寺沙門懷仁集。 晉右將軍王羲之書。 蓋聞二儀有像。顯覆載以含生。四時無形。潛寒暑以化物。是以窺天...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碑,全文共计2400多字,现藏于西安博物馆。此碑内容包括唐太宗为玄奘法师翻译佛经而作的序文和太子李治作的序文以及玄奘写的谢表及《心经》,被通称为《三藏圣教序碑》。京师弘福寺僧怀仁集皇室所藏王羲之行书真迹成文,后镌刻成碑。此碑由于直接从唐代所存王羲之真迹中摹出,保留了其书原貌...
这个版本是高清套版无水印我们都知道王羲之的《圣教序》跟《兰亭序》一样,历来是各代书法家临摹学习的经典之作。很多书法家学习书法必须要经过二王笔法的洗礼,只有学习了魏晋法帖,才可以说真正入了书法的大门。王羲之的圣教序,是一个集字作品,历来都被视为学习二王笔法的经典法帖,因为这个作品字数多,涉及各种各样...
自此碑以后,收集王羲之书或其他大书法家书的字集为碑刻者不断出现,如僧大雅集《兴福寺碑》,唐玄序集《新译金刚经》等均为佳作,但仍以《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最为成功。传世宋拓有墨皇本,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明代刘正宗藏本,现藏陕西博物馆;1972年在西安碑林石缝间发现整幅宋拓本;其他还有郭尚先藏本...
王羲之小楷书法《圣教序》欣赏 王羲之小楷书法《圣教序》欣赏 王羲之小楷书法《圣教序》欣赏 王羲之小楷书法《圣教序》欣赏 王羲之小楷书法《圣教序》欣赏 王羲之小楷书法《圣教序》欣赏 王羲之小楷书法《圣教序》欣赏 王羲之小楷书法《圣教序》欣赏 王羲之小楷书法《圣教序》欣赏 王羲之小楷书法《圣教序》欣赏 王羲之小楷书法《...
所以唐贞观十五年,玄奘西行归朝后,李世民命其翻译带回的经文,并让怀仁和尚以此为底稿,制作一本完善、浩瀚的王羲之“绝世”行书法帖。于是怀仁号召了40人,用20年时间,从王羲之上百件法帖中,选出1904个“最具代表性”的字体,完成了这本《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之后李世民迎来了他的“第二个贡献”,开创行书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