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按自身的经验,认为打基础很重要,临摹中国画就是打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主张以临摹入手,以便理解基本规律、早日掌握要领。对于一个中国画家来说有没有基础工夫,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他今后的造就。当然临摹是借鉴、是一种手段,绝对不是绘画的目的,所以潘天寿又不希望因为临摹而束缚一个人的艺术天性。 个人风格 ...
潘天寿先生曾说:“吾国的书法,自周秦以来,就为广大的群众所公认为艺术品之一,与绘画艺术有并列的地位。印章自元明以后,西泠八家、邓派、徽派,也与书法相似,成为一种独立的篆刻艺术。这些自成系统的独立的艺术品种,构成我国传统艺术上辉煌的成绩,而且是相互关联而分不...
《百年巨匠》摄制组采访潘天寿之子潘公凯、潘天寿弟子张立辰 潘天寿之子潘公凯,潘天寿的弟子吴山明、张立辰、朱颖人,潘天寿传记作者卢炘,原中国美院院长肖锋、美术理论家邵大箴,美术评论家王鲁湘等接受了制作组的采访,从多个维度对潘天寿的成长背景、艺术造诣、心路历程等做了...
潘天寿(1897~1971)拼音:Pɑn Tiɑnshou 章节[隐藏] 生平 创作 中国现代美术家、美术教育家。擅长中国画、书法、篆刻、诗文、美术史论。 生平潘天寿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早年署阿寿、懒道人、心阿兰若住持等别号,晚年多署颐者、雷婆头峰寿者。1897年 3月14日生于浙江省宁海县北乡冠庄村,1971年9月5日...
继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之后,只有一位可称得起为传统派大师,就是潘天寿。潘天寿不幸于创作高峰期被折磨致死,没有像齐、黄那样在黄金晚岁臻于化境,登上自己艺术的巅峰,但他是诗、书、画、印的全才,业已完成了个性风格的独造,并成为现代中国画坛上把传统规范推到边界与险峰的大画家。如前所述,传统绘画由于深受...
潘天寿,字大颐,1897年3月14日出生于浙江宁海,1971年9月5日逝世。他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画家,尤其擅长寓意花鸟和山水画,创作中深受徐渭、朱耷、石涛等人的启发,近受吴昌硕的影响。此外,他也画人物画,且在指画方面也有深厚的造诣。潘天寿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美协浙江分会主席,中央美术...
潘天寿的著作丰富,包括《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这些著作对于研究中国画的历史和理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71年9月5日,潘天寿逝世,享年74岁。他的离世是中国艺术界的巨大损失,但他的艺术和精神将永远留存于人们的心中。潘天寿的代表作品丰富多样,包括《鹰石山花图》、《记写雁荡山花》等。其中,...
1923年,潘天寿经师友介绍来到上海。 翌年,由于潘天寿画画好,又是师范出生,能讲课, 故被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聘为教师, 讲授中国画技法与中国美术史课程。 他还与褚闻韵共同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国画系, 正式开启一生的中国画教育事业。 潘天寿作为中国近代较早参与传统书画教育模式转型的教育家, ...
潘天寿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他的绘画成就不仅体现在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上,更在于他对中国画传承与创新的独特见解。潘天寿先后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美协浙江分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