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注释:①鲍照:南朝宋诗人,出生于低级士族家庭。当时实行门阀制度,寒族士人普遍在社会上遭到不公平待遇。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泻于地而东西南北各自...
1【题目】【原文】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赏析】这首诗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①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
那流 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不正像社会生活 中不同处境下高低贵贱的人吗?水的流向取 决于地势,人的境遇取决于门第。 起首两句通 过对“泻水”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 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接下来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 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歌呼呐喊,而是以 “人生亦有命”...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唱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注释“泻水”二句:往平地上倒水,水流方向不一喻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泻...
出自南北朝鲍照的《拟行路难十八首》 拼音和注音 xiè shuǐ zhì píng dì , gè zì dōng xī nán běi liú 。 小提示:"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东西南北:1.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2.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本题中,“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1.诗歌开头四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哪些认识和怎样的情感?2.第五、六句借酒浇愁,这里浇的是什么愁?作者为什么愁?请结合全诗和作者的身世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