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禅宗佛教绘画领域,法常大师无疑是一位永远被人们所敬仰的伟大画家。法常(1207至1291年)是南宋时期的一位画家,俗姓为李,号牧溪。法常的禅画风格独特,以简淡凝练、清新脱俗的表现手法,运用笔墨的意趣来探寻禅宗的真谛,展现出一种阔达的意境。法常 观音图 法常 竹鹤 法常 叭叭鸟图 书画投稿邮箱:bjwenyua...
在这幅画中,宏丽壮大的佛国道场被荒凉的山野所取代,观音身穿白衣,如同平常的农家妇女,形象朴实,表情淡漠、镇静,神闲意定,体现出禅宗空寂的心境。 法常另有传世的《蚬子和尚图》等,则为典型的禅画“罔两”图式,但有可能是伪造品。 南宋后期的禅画花鸟画,在院体画派衰落之际异军突起,与禅画人物、山水一样,以刚...
南宋 法常 水墨写生图 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法常 水墨写生图 故宫博物院藏 王逊在《中国美术史》上言简意赅地说道:『他的作品中,如《老松八哥》《柿图》等,都是以简洁的笔墨收到了形神兼备的效果。』但近年出版的王伯敏、陈传席、叶尚青、孔六庆、樊波等人著述的多种绘画史皆有大篇的论述。 南宋 法常 竹鸠图 ...
牧溪画作 但在当时的文人画领域,对牧溪的评价很低,比如元人汤垕着《画鉴》说:“近世牧溪僧法常作墨竹,粗恶无古法。” 明朱谋垔在《画史会要》中也说:“法常号牧溪,画龙虎、猿鹤、芦雁、山水、人物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妆饰,但粗恶无古法,诚非雅玩。”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没有体会出牧溪作...
南宋 法常 潇湘八景图之远浦归帆 112.7cm ×32.5cm 日本京都国立美术馆藏 夏文彦在《图绘宝鉴》中说:『僧法常,号牧溪,喜画龙虎、猿鹤、芦雁、山水、树石、人物,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装饰。但粗恶无古法,诚非雅玩。』实际上文人画和纯粹的禅宗画尽管互相交融,但还是有一些差别,法常的绘画笔法为南宋...
南宋 法常竹雀图 30.9cm × 84.9cm 兼工带写,以『工』为主的代表作是法常赠给他的同门师兄弟——日本圣一法师的三联轴作品。圣一法师(一二○八—一二八○),原名圆尔辩圆,日本禅宗就是在他所处的时代发展确立起来的。 南宋 法常 竹鹤图 日本京都大德寺藏 禅宗分为南北,传到日本的是南禅宗,南禅宗又分为临...
法常(牧溪)是何许人也? 元庄肃《画继补遗》云:“僧法常,自号牧溪。善作龙虎、人物、芦雁、杂画,枯淡山野,诚非雅玩,仅可供僧房道舍,以助清幽耳”。 元吴大素《松斋梅谱》云:“僧法常,蜀人,号牧溪。喜画龙虎、猿、鹤、禽鸟、山水、树石、人物,不曾设色,多用蔗查...
南宋 法常 松树八哥图 39cm×78.5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法常的《观音图》《松猿图》和《竹鹤图》三联轴被奉为日本国宝。《松猿图》是法常绢本水墨淡彩的传世名作,被日本画坛尊称为『牧溪猿』。画面上一老松自右下至左上斜出,旁逸的树干上栖息着一对白面长臂的母子猿,他们神态安详而严肃地紧紧偎抱着,...
在中国禅宗佛教绘画中,法常大师是永远绕不开的伟大画家。法常(1207至1291年)中国南宋画家,俗姓李,号牧溪。他的作品风格简淡凝练、清新脱俗,似墨戏般运用笔墨意趣探寻真谛,将禅宗的精神融入绘画之中,形成了独特的禅宗绘画风格。 法常大师的禅画作品清新悠远,给人以一种宁静的美感。他以简单的线条和墨迹勾勒出山水、...
法常 松猿图 绢本水墨 法常 观音图 绢本 墨笔淡彩 法常 竹鹤 法常 叭叭鸟图 立轴 水墨 法常的艺术精神与徐渭有着意境上的共鸣,运用疏笔简淡般的墨趣,形象生动,气韵悠扬,笔墨自如,通过水墨的浓淡干湿表现画面色彩,丰富画面层次,呈现朴素、清幽之感。法常在取法沈周、陈淳、徐渭之法上又发挥了自己的长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