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小问详解: 由于赤道地区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高空气压较高,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又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运动至北纬30...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sin^2(π/4+π/4))/(sin^2θ)(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三圈环流,其中① 圈 ②圈③ 圈。(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①7个气压带,其中 A 带, C 带, E 带,G 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②...
从赤道向两极依次为赤道低气压带(1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各1个),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各1个)和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各1个)。 2.信风带(北半球——东北信风带、南半球——东南信风带,位于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 3.西风带(北半球——...
3.1.3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第三课时), 视频播放量 0、弹幕量 0、点赞数 0、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0、转发人数 0, 视频作者 猫头鹰地理自习室,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2.1.3流水地貌(第三课时),2.1.2流水地貌(第二课时),4.1.1水循环(第一课时),5.1.2主要植
3.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1) 30:03 3.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2) 30:02 3.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1) 30:02 3.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2) 30:09 3.3 天气系统(1) 30:02 3.3 天气系统(2) 30:03 3.4 第三章 复习课 30:07 3.5 第三章 习题课 30:04 4.1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
一、气压带、风带存在的意义和移动规律1.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受高、低纬度间的差异和影响形成三圈环流。干燥少雨:气流下沉高纬环流圈极地高气压带干燥少雨:气流来90°自高纬度,升温,中纬环极地东风带水汽难以凝结流圈副极地低气压带60≈中纬盛行西风带干燥少雨:气流下沉;地面干燥副热带高气压带...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1)原因:___的南北移动。(2)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___,冬季___。❶气压带形成的两种类型(1)热力型:与温度有
在极地地区,从极地高气压带流出的气流,在近地面向低纬度地区流动,形成极地东风。 这样,在全球范围内,就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以及相应的低纬信风带、中纬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 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气压带、风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 考点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第一步:“冷热不均使其动”。地表性质均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在极地与赤道之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下图所示:第二步:“地球自转使其偏”。地表性质均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如下图所示:(1)7个气压带的特征 气压带分布 ...
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知识清单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 (一)水平气压梯度力 1.气压梯度:地面受热不均,引起空气上升和下沉的垂直运动,并使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就叫作气压梯度。2.水平气压梯度力:只要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