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山绍琦(1404~1473)是成都石经寺临济宗道场的开山祖师,留有肉身垂世和《楚山绍琦禅师语录》三卷。楚山与其师承无际明悟(1381~1446)是明代前期禅宗巨匠,也是四川历史上的五大禅系之一。此番为其立传,旨在用其一生的宏扬经历,为后辈参学者树立榜样。说起楚山大师,除了对蜀中禅教有一定研究的人,可能没几...
大概从此出发,楚山禅师也承圆悟宗风,作《颂古法语》一卷,为精彩的祖师公案及经教中的“七处征心”“八还辨见”“维摩默然”,及宗门传说的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故事作颂评唱,凡百余则。 明代宗门中,还形成闭关专修之风。这种修行方法,与南禅注重在生活、劳动中活泼参修的宗旨相左...
如何通过念佛而达到最终的证悟,楚山禅师提出了两个并行的途径,一是当下体悟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从而获得觉悟,达到成佛解脱;其次,若不能通过这种心佛关系的体悟达到成佛解脱,则直接参究念佛人是谁,同样可以达到觉悟的境界。所以,在楚山禅师的念佛禅思想体系中,心、佛、念佛人这三个概念是最关键的,也是密切联系在...
无际门人众多,其中影响最大、法系传衍最广并重振家风者,当属楚山绍琦。 楚山禅师曾两下江南,圆融应世、当机说法,才辩纵横、诗书俱佳,深受佛教徒尊奉,且有多位藩王亲近及豪门显贵礼请。禅师驻锡石经寺后,得蜀王资助,增修殿堂,塑立佛像,寺院面貌焕然一新,今寺中大雄宝殿即为明代建筑之遗存。禅师广弘禅净双修...
无心之心方是真心,无念之念始名正念,无佛之佛可谓无量寿佛 矣…… 故知直提此六字心经,乃识心达本之要门,超生脱死之捷径也,慎勿当面错过! ——明•楚山绍琦禅师《示月庭居士》 选自陈兵教授《念佛诀要》 九品寶蓮 在腳跟底 不念彌陀 辜負自己 ...
楚山绍琦禅师语录 楚山绍琦 张勇楚山绍琦一度出蜀弘化,名震江南,但由于其悟道、得衣乃至于最后归宿皆在僻处内陆的四川,故而在其逝后,影响力日渐缩小。现当代的一些佛教史甚至禅宗史著作,也基本忽略了他的存在。其实,楚山绍琦在中国禅宗史上,在湖北、浙江、安徽和四川等地区颇有影响。《楚山绍琦禅师语录》...
这首诗通过描绘楚山禅师的生活片段,展现了他超脱世俗、淡然处世的人生态度。每一句都充满了禅意,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写作手法:1. 托物起兴:以“双树为家”等具体物象,引发对禅师品格的赞颂。 2. 借景抒情:通过“夕阳咒食临花坞,秋月谈经上竹楼”等景象,抒发对禅师生活的向往之情。📚作者...
本会成员参加“楚山禅师研讨会”图片报导(一) 10月16日—18日,“楚山绍琦禅师诞辰600周年暨能海上师诞辰120周年研讨会”在龙泉石经寺召开,本会副会长陈兵教授和秘书长张炜明,以及秘书处的杨俊、张琨,学术部的果平师、唐希鹏、段新龙和会员部的李小青、李缓等应邀参加,并于研讨会期间取得相当大的收获。
413.楚山绍琦禅师悟道因缘 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怀宁)投子楚山幻叟荆璧绍琦禅师,东普无际明悟禅师之法嗣,俗姓雷,四川唐安人。绍琦禅师自幼不凡,不好世乐,动止谨慎,寡于言笑。九岁丧父,遂从玄极通和尚出家学禅。玄极和尚初见绍琦禅师,知是法器,心中默而器之,经常相语终日。每次谈到修行的关要处,绍琦禅师...
明代著名禅师楚山绍琦就是一位大力弘倡“禅净双修”的临济宗僧人。下面就对楚山绍琦及其“禅净合一”的佛学思想作一简略介绍。 绍琦禅师的生平事迹 绍琦(1404—1473),字楚山,号幻叟、荆璧。俗姓雷,唐安(今四川崇州)人。绍琦禅师自幼不凡,不好世乐,动止谨慎,寡于言笑。9岁时,父亲因病西归,给他幼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