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译文:孟子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
孟子认为,失去民心是失去天下的根本原因,而赢得民心是得到天下的关键。他强调,君主应实行仁政,满足人民的愿望和需求,才能赢得民心。孟子用“水之就下、兽之走圹”的比喻说明,人民自然会归向实行仁政的君主。他指出,暴君如夏桀和商纣,他们的暴政反而会促使人民更加渴望仁政,从而更容易归向实行仁政的君主。因此,孟子认...
桀纣之失天下 原文: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
译文:孟子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 人民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替深水赶来鱼的是...
【译文】 孟子说:“桀和纣的丧失天下,那是由于失去了百姓的拥戴。失去百姓的拥戴,那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方法:得到了百姓,这就得到天下了。获得百姓有方法:赢得了民心,这就得到百姓了。获得民心有方法:百姓所希望得到的,就给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就不要强加给他们,如此而已。百姓归附于仁政,如同...
孟子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人民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 斯;道;聚;施;仁;下。 本题...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原文及翻译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不在神明,不在人事,不在物力,而在自己。” 这句话出自孟子的《公孙丑上》,意思是说,桀纣失去天下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神明、人事或物力,而是自己的过错。 首先,神明指的是天命或天意,也就是说桀纣认为自己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是天命所归。但他却没有尊重...
孟子论得天下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 民之归仁也, 犹水之就下, 兽之走圹④也。”《孟子·离娄上》【注释】①指夏桀、商约,古代的暴君。②与:同 ...
桀和纣失天下的直接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二是军事力量的衰弱。 由于桀和纣的残暴统治和错误政策,人民对他们的支持逐渐丧失。百姓生活困苦,对统治者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最终,这种不满情绪演变成了大规模的起义和反抗,使得王朝的统治基础彻底瓦解。同时,由于桀和纣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