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权力与国家》是以乡村的文化网络为基本结构并考察其功能,这一点和作者第二本书《从国族中拯救历史》(中译本即出)的结构形态似乎相差不少,但他所关注的主题却在继续延伸:现代国家如何构造新的文化,以及民间团体如何“抵抗”从上面来的“攻击”,是第二本书所讨论的一个主要问题。 最重要的一点是,作者在...
这些都是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这部著作中所提出并试图解决的问题。杜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探讨了随着国家政权力量的渗入,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变迁,并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分析模式——文化网络。 作者指出,文化网络既控制着各种资源,又富有符号象征,成为了乡村社会中权威的合法性基础和权力角逐的平台。作者将乡...
杜赞奇教授是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文化研究者,他的著作《文化、 权力与民族——国家》是一部深入探讨文化、权力和民族—国家问题 的力作。在这次访谈中,杜赞奇教授将为我们解读这部作品。 杜赞奇教授首先解释了文化、权力和民族—国家这三个概念。他指出, ...
编者按:本书对1900-1942年的华北乡村作了详细的个案研究,作者力图打通历史学与社会学的间隔,从“大众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权力的文化网络”等新概念,且详细论证了国家权力是如何通过种种渠道(诸如商业团体、经纪人、庙会组织、宗教、神话及...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主要内容 读书笔记 序言部分 典型研究:河北省邢台地区的水利管理组织 该地区的水利控制反映了文化网络的运作。 在水利体系之中,不断出现分裂与组合。 水利组织往往超越了村庄及市场(集市)体系,但这两...
研究20世纪前半期国家政权的扩张对华北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影响,旨在探讨中国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权力指个人、群体和组织通过各种手段以获取他人服从的能力,将乡村社会的权力关系称为“权力的文化网络”,包括不断相互影响的等级组织和非正式相互关联网,文化指扎根于这些组织中伟组织成员所认同的象征和规范。
国际著名历史学家杜赞奇的代表作《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自1994年中译本出版后,就一直大放异彩。该书的“横空出世”,伴随着“权力的文化网络”和“国家政权内卷化”两大概念的提出,轰动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社科领域,开辟了中国研究的文化与权力“新赛道”。
关键词:文化网络;乡村经纪;国家政权现代化 毫无疑问,“权力的文化网络”是贯穿全书的中心概念。这个概念打通了历史学与社会学的间隔,将乡村的社会权力结构置于中国特有的文化网络中考察,超越了进化论色彩浓厚的现代化理论。事实上,我们无法孤立看待在乡村中根深蒂固的文化网络,它们是乡村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权力形塑...
#新书推荐#文化、权力与国家杜赞奇师从著名汉学家孔飞力,于哈佛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1988年他以《文化、权力与国家》(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一书一鸣惊人,周锡瑞称赞杜赞奇“对20世纪中国社会史的理性分析做出了巨大贡献”,直称本书是一部“所有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人都应该阅读、思考和讨论的书”。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