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权力与国家的创作者 ··· 杜赞奇 作者 作者简介 ··· 杜赞奇:早年就学于印度和美国,现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系及东亚语言文明系教授。其《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曾先后荣获1989年度的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以及1990年度的亚洲研究学会列文森奖。其第二本专著《从国族中拯救历史...
这些都是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这部著作中所提出并试图解决的问题。杜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探讨了随着国家政权力量的渗入,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变迁,并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分析模式——文化网络。 作者指出,文化网络既控制着各种资源,又富有符号象征,成为了乡村社会中权威的合法性基础和权力角逐的平台。作者将乡...
杜赞奇教授是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文化研究者,他的著作《文化、 权力与民族——国家》是一部深入探讨文化、权力和民族—国家问题 的力作。在这次访谈中,杜赞奇教授将为我们解读这部作品。 杜赞奇教授首先解释了文化、权力和民族—国家这三个概念。他指出, ...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主要内容 读书笔记 序言部分 典型研究:河北省邢台地区的水利管理组织 该地区的水利控制反映了文化网络的运作。 在水利体系之中,不断出现分裂与组合。 水利组织往往超越了村庄及市场(集市)体系,但这两...
研究20世纪前半期国家政权的扩张对华北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影响,旨在探讨中国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权力指个人、群体和组织通过各种手段以获取他人服从的能力,将乡村社会的权力关系称为“权力的文化网络”,包括不断相互影响的等级组织和非正式相互关联网,文化指扎根于这些组织中伟组织成员所认同的象征和规范。
编者按:本书对1900-1942年的华北乡村作了详细的个案研究,作者力图打通历史学与社会学的间隔,从“大众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权力的文化网络”等新概念,且详细论证了国家权力是如何通过种种渠道(诸如商业团体、经纪人、庙会组织、宗教、神话及...
美籍印度裔历史社会学家杜赞奇在著作《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提出了“政治内卷”概念,国家竭尽全力,企图加深并加强其对乡村社会的控制,由于背离现代国家政权建设目标,国家官僚结构徒有扩张,没有收益。这个词作为模因在社会学之外流行,其实应该归功于aunt。下面借着杜赞奇的这本书谈一些我所...
摘要:杜赞奇是著名的海外中国研究学者。其在《文化、权力和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提出了“权力的文化网络”这个概念,在国内外引发了激烈讨论。本文将以“权力的文化网络”为出发点,论述晚清民国时期乡村与国家政权的权力冲突以及乡村社会内部的权力分配,总结近代以来乡村发展的得与失,并就文化网络在当代乡村发展...
20世纪上半叶,国家竭尽全力企图加深并加强对乡村社会的控制。杜赞奇教授即考察了这一时期国家政权的扩张对华北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影响。 作者围绕“国家政权建设”和“权力文化网络”展开论述,提出了颇具影响的“国家政权内卷化”等概念。 作者打破历史学与社会学的间隔,详细论述了国家权力如果通过诸如商业团体、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