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伊诺哀歌》是20世纪德语诗歌的精品,稍微对现代诗有所了解的读者想必对它都不陌生。目前,《杜伊诺哀歌》已有绿原、林克、李魁贤、张索时等的多个中文译本,但由于这一组诗太重要了,同时也非常不容易理解,所以现在又出现一个新译本就不是什么出人意料的事。 译者刘皓明,先后在北京大学、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耶鲁大...
译 黄灿然 《杜伊诺哀歌》 - 诗歌作品: 第一首 如果我哭喊,各级天使中间有谁 听得见我?即使其中一位突然把我 拥向心头;我也会由于他的 更强健的存在而丧亡。因为美无非是 我们恰巧能够忍受的恐怖之开端, 我们之所以惊羡它,则因为它宁静得不屑于 摧毁我们。每一个天使都是可怕的。 于是我控制自己,咽下了隐约...
里尔克于1912年在亚德里亚海滨的杜伊诺城堡动笔写《杜伊诺哀歌)),1922年完成于瑞士的慕佐城堡(Muzot),历时十年。这部作品以十首哀歌组成,与《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构成里尔克的思想结晶,让人入迷地呈现出对现代世界中个体生存的意义根据的困惑。哲人如海德格尔从里尔克的诗作中看到形而上学的现代性问题,神学家则...
里尔克最著名的诗作《杜伊诺哀歌》发表于魏玛时期的1923年。该诗神秘、哲学而“广阔无垠”的境界完美地捕捉了当时的气氛。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里尔克曾到位于的里雅斯特以南、亚得里亚海海岸的杜伊诺城堡做客,据传伟大的诗人但丁也曾在此居住。他实际上早在那时起就开始了这十首哀歌的创作。这座城堡属于里尔克许多...
杜伊诺哀歌的创作者· ···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作者 作者简介· ···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1875—1926)出生于布拉格。少年时期五年的军校生活使他的肉体和精神都备受摧残。他具有女性的气质,极度敏感、柔弱,狂热而忧郁。诗人二十岁离开故乡,从此开始一生的流浪、沉思和写作。早期的诗主要抒发个人的感受,纤巧华丽。...
《杜伊诺哀歌》与 1922 1922年,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创作完成《杜伊诺哀歌》。从1912年起稿到1922年完稿,诗人辗转、漂泊,十首哀歌构成了里尔克对于个人与宇宙的深度思索。 《杜伊诺哀歌》处理了生存与死亡、人性与神性等重大题材,代表了人类理解世界的深度。 - ...
第一首哀歌 (黄灿然) 如果我叫喊,谁将在天使的序列中 听到我?即使他们之中有一位突然 把我拥到他胸前,我也将在他那更强大的 存在的力量中消失。因为美不是什么 而是我们刚好可以承受的恐怖的开始, 而我们之所以这样赞许它是因为它安详地 不屑于毁灭我们。每一位天使都是可怕的。 因此我抑制自己,...
杜伊诺哀歌林克 译 哀歌之一 究竟有谁在天使的阵营倾听,倘若我呼唤? 甚至设想,一位天使突然攫住我的心: 他更强悍的存在令我晕厥,因为美无非是 可怕之物的开端,我们尚可承受, 我们如此欣赏它,因为它泰然自若, 不屑于毁灭我们。每一位天使都是可怕的。 所以我抑制自己,咽下阴暗悲泣的召唤。 啊,我们究竟...
《杜依诺哀歌》 (林克译本) 第一首 究竟有谁在天使的阵营倾听,倘若我呼唤? 甚至设想,一位天使突然攫住我的心: 他更强悍的存在令我晕厥,因为美无非是 可怕之物的开端,我们尚可承受, 我们如此欣赏它,因为它泰然自若, 不屑于毁灭我们。每一位天使都是可怕的。 所以我抑制自己,咽下阴暗悲泣的召唤。 啊,我们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