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端叔:即李之仪,善诗文,工于尺牍和公牍文字,后来与苏轼结下深厚友谊,并曾当过苏轼的幕僚。 2、髣(fǎng)髴(fú):同“仿佛”,在这里是大体知道的意思。 3、阔略:宽恕。 4、斩然:痛苦的样子。斩:通“惭”。在疚:《诗·周颂·阈予小子》:“媪媪娠shēn在疚。”后世作为居丧的代语。 5、舍弟:鄙人...
李端叔书中的句式多以简洁明了为主,注重以少的文字表达更多的意境。他善于运用断句、省略等手法,在句子中刻画人物情感和环境描绘,给人以深刻而凝练的美感。这种独特的句式使得他的作品韵味十足,给人以耐人寻味之感。 另外,李端叔在用词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他善于运用平实朴实的词语,使得作品更具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因为我们迎来了李端叔的诞辰。你可能对李端叔不太熟悉,但他的名字在禅诗界可是响当当的。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和深谙禅理的僧侣,他的作品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宁静和超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这首充满禅意的诗词吧!🎉💖原文欣赏:未见犯寒梅,已有催春雨。 催春春未归,却...
李之仪《读东坡诗》、《跋东坡大庾岭所寄诗》、《和东坡赠岭上老人》及苏轼《答李端叔十首》中大部分信件,皆为此时所作。
《答李端叔书》的译文直接揭示了苏轼对于赞誉的态度和自我评价。他首先表达了对李端叔的敬意,尽管他们之间交流不多,但李的诗文让他对李的人格有所了解。苏轼坦诚自己年轻时追求科举功名,文章争论只是为了迎合考试要求,并非真心实意。他自贬说自己因直言极谏而招致麻烦,甚至差点丧命,这并非他刻意标新...
《答李端叔书》是苏轼的一篇散文,表达了他对朋友李端叔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以下是《答李端叔书》的译文:我去年春天蒙您写信问候我,非常感激您的深情厚谊。今年春天又收到您的来信,信中言语诚恳,情义深厚,读完之后,我感到非常欣慰。我自从获罪以来,闭门不出,整天与书作伴,虽然生活困苦,但也足以...
苏轼,这位被誉为“千古风流人物”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等,他的才华和智慧使得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他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在他给李端叔的一封书信中。在这封信中,苏轼描述了自己在黄州时期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与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
《答李端叔书》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谪居黄州一年后写给李端叔的一封回信。苏轼在文中陈说了自己对世事的看法,解释了世人对自己的一些误解,记述了谪贬后自己的处境、世态的炎凉,以及对自我的反省。这是一封内容丰富,感情复杂的书信,真实地反映了苏轼在贬谪黄州以后的生活和思想情况,写得真挚动人,推心置腹。 原文: 轼顿...
北宋时期的文学大家李之仪,以字"端叔"和自号"姑溪老农"闻名。他在词坛上独树一帜,以其多变的韵律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见长。毛晋在其作品评跋中赞誉他:“多次韵,小令中,李之仪尤擅长淡语、景语、情语的运用。”他的代表作如《卜算子》中写道:“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
李端叔是生肖牛。本名李之仪,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老农。李之仪擅长作词,前人称其“多次韵,小令更长于淡语、景语、情语”(毛晋《姑溪词跋》)。他的佳作如〔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