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奉行孝道,是曾参思想学说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孝行,在曾参的思想和行为中,始终占着最突出的地位。《新语》有资料说:“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调寒温,适轻重,勉之于糜粥之间,行之于衽席之上”。同时,“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这就是说,他是整天不离左右地、无微不至地侍奉父母的。不仅如此,在理论...
曾参受杖 在春秋时代,有个孝子叫曾参。有一次他父亲很生气,要处罚他。顺手拿起旁边一根很粗的棍子打他,他很乖动都不动。“父母责,须顺承”,就乖乖在那里让父亲打。父亲因为脾气比较大,竟把他打昏了。夫子知道了这件事,就对曾参说:“你这样做,即是不孝!”曾参觉得自己很乖,“父母责,须顺承”...
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曾参16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伋师从曾参,孟子又师承孔伋。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南建有曾子庙、曾林(曾子墓)。 至此,《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百科大辞典》、《辞海》和中学课本等主流"权威"出版物对曾子故里的说法一致,已有600多年的曾子故里之争终于尘埃落定,宗圣曾子故里重新“回归”平邑。 曾姓后裔均把曾参作为自己的开派祖先。 纪 念 场 所 嘉祥县城南23公里...
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之一,他深得孔子真传,对孔子的思想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他致力于传播孔门学说,培养了大批杰出的弟子,其中最著名的有子思、孟子等人。他们形成了儒家子思、孟子一派,对后世儒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参的思想深邃而独特,他强调内心的修炼和道德的完善。他认为只有内心纯净、...
唐代诗人李白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中写到这样一句:“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用来形容谣言的可畏。曾参即曾子,是孔夫子的第二大弟子,也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曾参以孝行著称,以内省、慎独作为其修养观,他著写了...
曾参听后,非常生气,立即起来反对,严正陈词:“这可不行,夫子的盛德好象纯洁的江水冲洗过,又象秋天阳光的照耀过,还象广阔无边的天地一 样圣洁,这是任何人都无可比拟的。” 曾参一番言语,眾人听后不禁嘆服不已,深为曾参敬重老师的真诚所感动。 杀猪示信 ...
曾参不仅对父亲如此,就是对后母也是十分孝敬,甚至休了妻子以敬后母。曾子的后母对他十分刻薄,一点恩义也没有,但曾子毫无怨言,像对父亲那样,孝顺有加,供养不衰。有一次,他让妻子为母亲做藜羹,他的妻子一时粗心,没蒸熟就端了上去。曾子知道后,大为恼火,立刻写了休书,将妻子撵出门去。知情人大都...
曾参全部作品: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大学(国学大书院),大学全鉴(典藏诵读版),论语 大学 中庸:英汉对照,现代文:曾子,曾子,大学全鉴,大学中庸(谦德国学文库),中国典籍影印大系:五经(4函共29册),大学诠解:中华传统经典解读/传世名著典藏丛书
”曾参说,“孩子是不能和他随便开玩笑的。孩子是不懂事,要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导。如今你欺骗他,这就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该用的方法。”最后还是把猪杀掉,煮了吃了。杀猪在三十年前的农村,还是一件大事。家里没有红白喜事,或者不到过年的时候,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