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1月12日,施剑翘终于得到了一个机会。她听说孙传芳将在天津的佛教居士林参加讲经活动,于是决定在这个时候动手。11月13日早晨,施剑翘穿上了简单的衣服,将勃朗宁手枪藏在身上,带着决绝的神情离开了家。来到佛教居士林,她混在人群中,静静地等待着孙传芳的出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施剑翘的心跳也越来越快。
施剑翘真乃女中豪杰,生活在那个思想还不开放的年代,她竟然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完成这样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复仇,颇有侠女风范。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苏州解放后,施剑翘还把两个儿子送去参加了解放军,她说:“我一无产业,二无资产,只有把两个儿子献给国家。”施剑翘 解放后,施剑翘在苏州办学,当选为苏州各界人...
此谋杀案在当时引起极大轰动,报章、杂志争相报导,称赞她为“女中豪杰”“侠肝义胆”, 全国及各地妇女会、学会等团体也纷纷以通电形式呼吁,希望最高法院能对施剑翘援例特赦。 1936年10月14日,在施剑翘入狱11个月后,时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向全...
施剑翘被称为民国第一女刺客,她精心密谋多年,最终用一把勃朗宁成功枪杀以谨慎阴险著称、且早已隐退江湖的“笑面虎”孙传芳,成就了自己“为父报仇”的人生终极目标。1 施剑翘原名施谷兰,1905年出生,安徽桐城人,自幼在山东济南生活。施剑翘的父亲是北洋军中将施从滨。一种说法是施剑翘的生父是施从滨的兄弟,辛亥...
然而现实却很残酷,施剑翘一个弱女子,要想刺杀孙传芳这样的大人物,又谈何容易呢?!二 施剑翘想来想去,自己一个人恐怕不行,于是找到堂兄施中诚商量报仇的事情。施中诚从小丧父,也是由施从滨夫妇抚养长大,对于孙传芳的暴行,同样也无法接受。此时,施中诚刚刚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更有机会接近仇人孙传芳。不过,...
为父报仇,一定要杀死孙传芳,这个念头在此后的十年时间里,在施剑翘的脑海中从未有一刻褪色。为了报仇,她也经历了人生的几度失落与激愤。作为一个弱女子,报仇谈何容易,更何况你面对的是一个大军阀,机会几乎是渺茫的。但在这世上本无难事,只要你有心,老天也会对你垂怜三分。施从滨名下还有一子,叫施中诚...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天,施剑翘在街边地摊上看见有人将名人照片贴在镜子上,仔细一找,果然有孙传芳的,便买了下来,日日端详,牢牢记住了仇人的模样。 一天晚上,施剑翘走至大光明电影院的门口,恰好碰到电影散场,从电影院走出了一群熙熙攘攘的人,其中一人,虽是晚上,却戴着墨镜,一副气宇轩昂的模样。
亦是从女儿的讲述里,施母方知晓,她女儿和女婿的情感已然崩坏。而他们情感崩坏的主要原因,和施剑翘坐月子期间所发生的事有所关联。坐月子,往往是女性一生中极为渴求关怀与呵护的阶段,缘由在于激素等方面的不稳定,以及产后身体的孱弱,致使她们对月子期间的事宜通常印象极为深刻。众多夫妻之间的裂痕,皆发端于女性...
终审之后两个月,也就是1936年10月,国民党政府委员会经过反复研究,发布公告决定赦免,全文如下:施剑翘因其父施从滨曩年为孙传芳惨害,痛切父仇,乘机行刺,并及时坦然自首,听候惩处,论其杀人行为,固属触犯刑法,而一女子发于孝思,奋力不顾,其志可哀,其情尤可原,现据各学校各民众团体纷请特赦,所有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