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14日,在施剑翘入狱11个月后,时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向全国发表公告,决定赦免施剑翘。此后,由中华民国最高法院下达特赦令,将施剑翘特赦释放。 (特赦施剑翘的报纸) 参考文献 叶春燕.复仇正义神话的建构、公众同情的产生与司法审判的回应—...
施剑翘复仇案的创作者· ··· 林郁沁作者 陈湘静译者 陈湘静译者 陈湘静译者 陈湘静译者 作者简介· ··· 林郁沁,1990年于斯坦福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并分别于1996和2001年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本书被美国历史研究学会授予2007年度费正清奖,被评为东亚现代历史研究中的最佳著作。 目录· ·...
施剑翘复仇案,在社会上引起争议、讨论的同时,法院已经开始审判了,在长达11个月的审判过程中,原告、被告、双方律师、法院各执一词,彼此交锋。这里先说一下大概情况。一开始,天津地方法院以施剑翘主动自首为由,给予了宽大处理,判处其十年有期徒刑。法院对施剑翘为父报仇的孝心给与了个人同情,但是认为这不能成为...
直到有一次,施剑翘在接送儿子放学时,偶然听闻学校里有一个叫“孙家敏”的女孩,其父亲是一个有名的大军阀。施剑翘喜出望外,经过多方探询,得知孙家敏的父亲正是孙传芳。这么以来就好办了,施剑翘通过孙家敏找到了孙传芳的住处,又多次找到机会去跟孙家敏接近,希望从她口中探听到更多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得知孙传...
这两起军阀刺杀案都是复仇案,郑继成为叔父报仇,施剑翘则是为父亲报仇。 两起案件中,施剑翘一案的知名度远高于郑继成案,施剑翘是女的,且有别与清末的政治刺杀,施剑翘不像晚清的秋瑾,或西方的激进革命团体中的女刺客如索菲亚普洛卡斯和罗兰夫人,施剑翘的行为是高度私人化而非政治化的,施剑翘对她本人的形象(人设塑造)...
被利用的公众同情:民国施剑翘为父刺杀孙传芳复仇案 (姜文今年作品《邪不压正》中的烈女关巧红即是以施剑翘为原型)施剑翘刺杀孙传芳复仇案的案发过程本身并不复杂:1935年11月13日,军阀施从滨的女儿施剑翘以“为父报仇”为名在天津的佛堂“居士林”用勃朗宁手枪刺杀了正在诵经的前军阀孙传芳,随后立即自首。本案件的...
一、施剑翘复仇 施剑翘复仇动机: 父亲施从滨,安徽桐城人,军阀张宗昌的部下,高级将领,在1925年直奉战争中,被直系将领孙传芳俘虏并杀死。 复仇过程: 得知消息后,施家退居天津,施剑翘决心复仇,无奈嫁夫不淑,只好回天津自行刺探孙传芳消息,并在1935年11月13日伪装成居士,潜入佛堂,在众人面前,三枪了结了已经下野的孙传芳...
《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是美国汉学家林郁沁的著作。本书从发生于1935年的施剑翘刺杀孙传芳的案子出发,探讨民国公众情感的特征及其发挥的作用,更探讨公众情绪和司法独立、国家集权化、上层政治斗争之间的互动过程,揭示了民国的国家社会生态。
林郁沁在《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一书中指出,施剑翘成功地杀死军阀并受到了媒体和娱乐界的赞赏,被视为公共正义的表现和对国民党政权不满的反映。这个案子引发了公众对施剑翘的热情讨论和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包括精英知识分子的参与。施剑翘的举动也为当时压抑的政治环境下的公众提供了讨论政治、...
回顾施案,林郁沁在《施剑翘复仇案》中翔实地分析了施剑翘如何争取公众同情并成功在一个现代社会中建立了道德暴力的合法性,换句话,就是施剑翘是如何将刺杀孙传芳塑造成合法正义的复仇行为,并最终逃过法律的制裁。施剑翘不是一个无脑的、被孝义裹挟而为父报仇的柔弱女子,她很聪明,甚至可以说有心机。林郁沁在书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