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14日,在施剑翘入狱11个月后,时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向全国发表公告,决定赦免施剑翘。此后,由中华民国最高法院下达特赦令,将施剑翘特赦释放。 (特赦施剑翘的报纸) 参考文献 叶春燕.复仇正义神话的建构、公众同情的产生与司法审判的回应—...
直到有一次,施剑翘在接送儿子放学时,偶然听闻学校里有一个叫“孙家敏”的女孩,其父亲是一个有名的大军阀。施剑翘喜出望外,经过多方探询,得知孙家敏的父亲正是孙传芳。这么以来就好办了,施剑翘通过孙家敏找到了孙传芳的住处,又多次找到机会去跟孙家敏接近,希望从她口中探听到更多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得知孙传...
施剑翘复仇案,在社会上引起争议、讨论的同时,法院已经开始审判了,在长达11个月的审判过程中,原告、被告、双方律师、法院各执一词,彼此交锋。这里先说一下大概情况。一开始,天津地方法院以施剑翘主动自首为由,给予了宽大处理,判处其十年有期徒刑。法院对施剑翘为父报仇的孝心给与了个人同情,但是认为这不能成为...
他们讲的辩护理由主要有俩:一是施剑翘去自首了,既然自首那就得减刑;二是施剑翘的复仇是正当的。她爹被孙传芳残忍地给杀了,脑袋还被砍下来示众。施剑翘作为子女,为了尽孝,给父亲报仇,这在他们看来是正义的事儿。施剑翘的辩护律师搬出了儒家经典来为自己的说法撑腰,在《春秋公羊传》里有这么句话:“父不受诛...
被利用的公众同情:民国施剑翘为父刺杀孙传芳复仇案 (姜文今年作品《邪不压正》中的烈女关巧红即是以施剑翘为原型)施剑翘刺杀孙传芳复仇案的案发过程本身并不复杂:1935年11月13日,军阀施从滨的女儿施剑翘以“为父报仇”为名在天津的佛堂“居士林”用勃朗宁手枪刺杀了正在诵经的前军阀孙传芳,随后立即自首。本案件的...
林郁沁在《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一书中指出,施剑翘成功地杀死军阀并受到了媒体和娱乐界的赞赏,被视为公共正义的表现和对国民党政权不满的反映。这个案子引发了公众对施剑翘的热情讨论和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包括精英知识分子的参与。施剑翘的举动也为当时压抑的政治环境下的公众提供了讨论政治、...
2022年10月18日,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硕士生专业课),授课教师导读林郁沁《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一书,简记于此,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王晴佳老师对《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的介绍,促使本书进入到国内学者的视野当中。与本... (展开) 12 0回应 不吃鹅蛋不变鹅 2012...
《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是美国汉学家林郁沁的著作。本书从发生于1935年的施剑翘刺杀孙传芳的案子出发,探讨民国公众情感的特征及其发挥的作用,更探讨公众情绪和司法独立、国家集权化、上层政治斗争之间的互动过程,揭示了民国的国家社会生态。
这两起军阀刺杀案都是复仇案,郑继成为叔父报仇,施剑翘则是为父亲报仇。 两起案件中,施剑翘一案的知名度远高于郑继成案,施剑翘是女的,且有别与清末的政治刺杀,施剑翘不像晚清的秋瑾,或西方的激进革命团体中的女刺客如索菲亚普洛卡斯和罗兰夫人,施剑翘的行为是高度私人化而非政治化的,施剑翘对她本人的形象(人设塑造)...
一、施剑翘复仇 施剑翘复仇动机: 父亲施从滨,安徽桐城人,军阀张宗昌的部下,高级将领,在1925年直奉战争中,被直系将领孙传芳俘虏并杀死。 复仇过程: 得知消息后,施家退居天津,施剑翘决心复仇,无奈嫁夫不淑,只好回天津自行刺探孙传芳消息,并在1935年11月13日伪装成居士,潜入佛堂,在众人面前,三枪了结了已经下野的孙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