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摘自:《老子·道经·第四章》 解释: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道经·第四章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德经【第四章】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翻译:道,他像是一个永远也冲不满水的深渊一般深不可测深不可识,其深奥玄远像是一切万物的起源形成的初始和源头。我们只有透过一切事物的表面现象,揭开纷繁复杂的...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翻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真正懂得明白万物之理也就是得道的人,是与道同一的,也就不会说也不...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译文:知道的并不多言,能言会道的并不知道。塞堵住嗜欲的孔窍,关闭住嗜欲的门径。挫去锐气,解除纷争;调和光芒,混同于尘世...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①,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译文: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的智者。塞堵住嗜欲的孔窍,关闭住嗜欲的门径。不露锋芒,消解纷争...
道冲①而用之,或不盈②,渊③兮似万物之宗。挫④其锐,解⑤其纷,和⑥其光,同其尘⑦。湛⑧兮似或存⑨。吾不知谁之子,象⑩帝之先。 【语译】 ①冲:通盅,空虚之意。 ②盈:满,引申为尽、极限。 ③渊:渊深,深远。 ④挫:消磨...
〈原文〉道冲①,而用之或②不盈③,渊兮④似⑤万物之宗⑥。挫其⑦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⑧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⑨之先。〈注释〉①冲:通“盅(zhōng)”,〈说文〉:“盅,器虚也”,器物的虚空。此处代指“虚空”。②或:或许。③盈:满。④渊兮:深远啊。兮:文言助词,啊、...
④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收敛了锐气,消解了纷争;调和了光芒,混同于尘垢。 ⑤玄同:玄妙的大同境界,此处指“道”。 译文 真懂的人不多说话,夸夸其谈者往往不是真懂。塞堵住嗜欲的孔窍,关闭起嗜欲的门径;收敛了锐气,消解...
原文:“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这是对道的内部运作机制进行描述,道就是这样处理来自各方面的各种复杂信息的,最后得出明确、准备、正确、及时的结果传达给人,指示人的行为和思想。比如:该动时提醒人动,该静时提示人静。该醒时提醒人醒,该睡时提示人去睡。“湛”,很清澈透明地存在于“...
【道德经】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散人白话】 道似虚空,但其作用却永不枯竭。 渊深得如同世间万物之根源。 道外无锐气,内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