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的拥塞控制算法在编译内核的时候则可以通过编译选项自行配置编译为内核模块或内建到内核中或者直接移除,ubuntu16.04的默认编译选项如下所示,可以看到除了内核中默认的reno拥塞控制算法外,ubuntu16.04还会把cubic拥塞控制算法内建到内核中,并且把cubic拥塞控制算法设置为默认的拥塞控制算法了。
当拥塞窗口cwnd增长到慢开始门限值ssthresh时(即当cwnd=16时),就改为执行拥塞控制算法,拥塞窗口按线 性规律增长。 <3>. 假定拥塞窗口的数值增长到24时,网络出现超时(这很可能就是网络发生拥塞了)。更新后的ssthresh值变为12(即变为出现超时时的拥塞窗口数值 24的一半),拥塞窗口再重新设置为1,并执行慢开始算法。
一.拥塞控制概述 3 1.包交换网络是一个排队网络 如果包到达和排队的速率超出包被发送的速率,2队列的长度就会无限制地增长。输入缓冲 节点4 5 输出缓冲 1 •交换过程统计TDM 排在输入缓冲区做路由决策排队输出 •拥塞产生 来不及作路由决策不及清除输出缓冲 •饱和时的处理 简单地丢弃入境包节点对其邻接节点...
MaxWindow = min (cwnd,AdvertisedWindow) 拥塞窗口cwnd (Congestion Windows):拥塞控制算法决定,可以同时发出的最大字节数以防止造成网络拥塞 通知窗口 (AdvertisedWindow):接收方决定,可以同时发出的最大字节数以防止超出接收方的接收能力。 2)拥塞控制算法 ①慢启动 把初始拥塞窗口 cwnd 设置为不超过2至4个SMSS(最...
我强调过,拥塞控制的核心在公平可用性,公平性由 buffer 动力学保证,而 buffer 动力学有两种表现形式: buffer 占比决定带宽占比,以 aimd 为例; 带宽越小,buffer 挤兑加速比越大,以 bbr 为例。 以这两种形式分类,可清晰获知,对于第一种,rtt 越小越有优势,而对于第二种,公平性与 rtt 无关,rtt 越小,收敛...
答:拥塞控制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控制网络中发生拥塞所采取的措施。它的目的是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网络拥塞导致网络性能下降和数据丢失。 常用的拥塞控制算法包括: - 慢启动:在TCP连接刚建立时,发送方每经过一个往返时间(RTT)的时间窗口,将拥塞窗口的值加倍,以快速探测网络的带宽和拥塞情况。 - 拥塞避免:...
传输层协议控制数据包发送速率的机制主要是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前者防止发包数量超过网络最大承受能力,后者防止发包数量超过接收端最大承受能力。 传统拥塞控制算法在设计时,通常没有考虑特定场景,旨在设计多场景通用的拥塞控制。其主要设计目标是:最大化带宽利用率,最小化延迟/丢包以及保证多流的公平性。此外,TCP友好...
在Linux4.19内核中已经将拥塞控制算法从CUBIC(该算法从2.6.19内核就引入Linux了)改为BBR,而即将面世的基于UDP的HTTP3也使用此算法。许多做应用开发的同学可能并不清楚什么是拥塞控制,BBR算法到底在做什么,我在《Web协议详解与抓包实战》这门课程中用了6节课在讲相关内容,这里我尝试下用一篇图片比文字还多的文章把...
基于链路容量的拥塞控制算法,代表算法是BBR,其采用了另类的方式,不再使用丢包、延时等信号去衡量拥塞是否发生,而是直接对网络建模来避免以及应对真实的网络拥塞。 基于学习的拥塞控制算法,这类算法也没有特定的拥塞信号,一般是基于训练数据、评价函数,通过机器学习生成网络拥塞控制策略模型,代表算法有Remy、PCC、Aurora、...
而又由于,4.14的client没有问题,而3.10的client有问题,我们推测,可能是client端的拥塞控制算法的差异导致3.10在gro on时,server会 delayed ack包的情况下,有延时或者回复的ack包量太少而导致client的发送窗口上不去。 为了验证我们的推测,我们先用iperf做了一下测试,但是结果是却是在gro on/off没有任何差异,但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