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杆拍遍,悲叹无人会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唐诗宋词里,文人诗意的“相机镜头”里,总能以阑干为背景,上演着他们自己的悲欢离合。这道“阑干”成了无数文人宣泄内心情感的场所,在那里,文人可以无所顾忌地拍栏、捶栏、凭栏、偎栏、倚栏……任意发泄内心的愁、怨、哀、痛、爱、恨。 摄影| 白原的远方 栏杆,宋时称勾阑或...
本文选择富有特色的意象,通过“把栏杆拍遍”这一极具包蕴性的动作,传神地描述了词人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英雄形象,一方面表现他渴望率兵过江、收复失地的决心,一方面表现他报国无门、不被重用的愤慨,并把全文的主旨凝结在这一意象,既是标题又是文眼,有百鸟朝凤的艺术效果。
①“把栏杆拍遍”出自辛词代表作《水龙吟》,以此为题能突出辛词的豪放派风格;②“拍”字有力度和气势,恰合辛弃疾这位沙场英雄的形象和气质;③“遍”说明拍的次数多,心中郁愤深,正切合他报国无门,只能写诗填词的无奈与感伤;④此题正可概括辛弃疾作为爱国志士、爱国词人的双重身份。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标题的含义和...
《把栏杆拍遍》是1998年12月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图书。我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新闻理论家梁衡所写的一篇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是解读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散文名篇。被许多人誉为是影响自己青年时代的一篇好文...
春到江南绿满堤,船行柳岸燕衔泥,桃花映水红如火,拍遍栏杆日已西。照秋江,十里堤边柳影长,栏杆人不见,水天空阔雁成行。水绕山环路转迷,轻舟拍浪白云低,堤边杨柳随风舞,江上行船日已西。阑干欲暮天,水光山色两茫然,堤边杨柳琵琶月下船。堤边杨柳游人笑语多,水里鱼儿燕子拍清波。江心烟雨迷,...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直抒胸臆,作者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这里应该是以吴钩自喻,空有一身才华,但是得不到重用,闲...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又能向何处使呢?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杜甫《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