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抱朴子》,道教典籍,作者为晋代的葛洪。抱朴是道教术语,源于《老子》的语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抱朴子内外篇共有8卷,内篇20篇论述神仙吐纳符篆勉治之术;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词旨辨博,饶有名理。 《抱朴子》全部章节
译文:《抱朴子》。第一章,论道。道,可以被说道,但非永恒的道。名,可以被说名,但非永恒的名。无名,是天地的起源,有名,是万物的母亲。因此,常无欲望以观察其奥妙,常有欲望以观察其极限。这两者,同源而有不同的名字,称之为玄。玄之又玄,是众多奇妙的门径。第二章,论性。性,是天与人共同的。...
摘自《抱朴子·外篇·博喻》【感悟】锐利的锋刃从钝石上磨炼出来,明亮的火光在暗木中燃烧,珍贵的珍珠产于低贱的河蚌,美丽的宝玉出自于丑陋的璞石。【感悟】珍贵的东西往往从不起眼的环境中产生,不可以以貌取人。-22-内疾不生,外患不入。摘自《抱朴子·内篇·论仙》【感悟】体内没有病因,外界的病患就无法...
作者:葛洪 年代:东晋时期 分类:道家 作品简介:《抱朴子》是晋代葛洪编著的一部道教典籍。抱朴子内外篇共有8卷,内篇20篇论述神仙吐纳符篆勉治之术;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词旨辨博,饶有名理。要皆以黄老为宗,世以为道书之一 。…… 【 作品正文 】 【 百科资料 】 【 推荐书籍 】 ...
一、过载者沉其舟,欲胜者杀其生。——《抱朴子.安贫》点评:装的货物太多了,就容易翻船,人的欲望太强了,生命就会受到损害。为人处世,凡事都不要太过,否则就会带来祸患。二、必死之病,不下苦口之药;朽烂之材,不受雕镂之饰。——《抱朴子.博喻》点评:如果一个人得了绝症,已经救不活了,就不要再给...
让我们一同来领略《抱朴子》中部分经典名言的深邃思想内涵。1. “白石似玉,奸佞似贤。” 解读:白色的石头看起来像玉,但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玉;奸诈邪恶的人有时看起来像贤德之人,但本质截然不同。此句提醒人们要透过表象看清本质,不被外表所迷惑。2. “必死之病,不下苦口之药;朽烂之材,不受雕镂之饰。
浅见之家,偶知一事,便言已足。——《抱朴子·内篇·微旨》【释义】见识浅溥的人,偶尔了解一件事,便声称自己已经懂得很多了。【延伸】当瓶子里只有半瓶水的时候,摇摇晃晃,在太阳下还晃得人眼花,发出声音。而当水满的时候,是静声不动的,就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一样。越优秀的人,越谦卑。2 粉黛至则...
《抱朴子》是晋代葛洪编著的一部道教典籍,这部著作在道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抱朴子》进行详细介绍。一、概述 《抱朴子》由葛洪所撰,分为内、外篇。内篇主要讲述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灾却病,属于道家(指神仙);外篇则主要谈论社会上的各种事情,属于儒家的范畴。全书将玄学与...
1.”白石似玉,奸佞似贤“——《抱朴子·广譬》白色的石头看起来像玉石一样,奸佞的小人看起来也像是贤德之人。人们往往会被一些表象所蒙蔽双眼,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所以需要一双慧眼,去看穿纷扰的乱世,辨别世间的真伪。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画龙画虎难画骨,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真心与假意往往难以...
——晋代葛洪《抱朴子·清鉴》老虎的尾巴不会长在狸猫身上,象牙也不会长在老鼠的口中。这句话是说小人是不会做出高尚的事情的。3.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抱朴子·广譬》有抱负、有作为的人热爱国家,就像是热爱自己的家庭一样 4. 白石似玉,奸佞似贤。——《抱朴子·祛惑》白色的石头看上去像是玉,奸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