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余承东是“输在了起跑线上”。2、性格特点的不同。同样是优秀的理工男出身,徐直军在性格上更稳重一些。任正非就曾这样评价徐直军:“是只狡猾的小狐狸,鼻子尖尖的,总能先于他人闻到任何机会。”余承东自小时候的经历决定了他更像是一个猛将,能够啃硬骨头、打硬仗,想法也比较激进。而且...
与徐直军的敦厚朴实相比,余承东的做事风格就显得非常激进和强硬。2021年,余承东开始深度介入华为造车业务。在他看来,国内传统厂商品牌、渠道、零售的能力都很差,华为若不入场,帮助车企把设计、体验、销售等都做好,那么华为汽车业务便不能实现商业闭环。于是,在零部件和华为HI模式之外,余承东主导的智选车模式浮...
1、业务职责的不同。 徐直军在华为的前几年主要参与的是交换机的业务,那个时候华为还有郑宝用、李一男等技术大佬,而且,在万门交换机研发成功后,华为的产品在市场中站稳的脚跟,之后重要的就是市场持续开拓,徐直军则冲到了前面。 而余承东那个时候的重心主要是在3G的研发上,虽然取得了很显著的成果,但国内3G牌照没有发...
造成这种尴尬局面,与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直接相关。而关于“造车”,这几天华为内部引燃了一场新风暴,也将余承东推上了风口浪尖。与此同时,包括徐直军、孟晚舟在内的各位华为高管都公开发表严厉措辞,虽言指“造车”,可都看得出来矛头已指向余承东。对于素来深信家丑不可外扬的中国人,尤...
从来没有一家企业,在造车上像华为这么纠结和分裂。在华为内部,造车路线之争早就明牌。余承东激进,徐直军防守。其实这堪称一种高明的“左右互搏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 防守的徐直军 作为通信行业全球巨头,华为很早就涉足了汽车通信相关零部件产业。2019年,华为组建车BU一级部门,致力于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博世...
车东西11月26日消息,刚刚,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安汽车”)发布关于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的公告。从现场照片来看,华为的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和华为的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都出席了会议,可见华为方面对这次合作的重视程度。公告提到华为和长安汽车要成立一个合资...
1月22日,华为与东风岚图正式牵手,代表华为出现在签约仪式上的不是余承东,而是徐直军。一直以来,华为在汽车业务上采取了多条腿走路的方式,徐直军力挺HI模式,余承东为智选车模式站台。当前,HI模式阵营除了长安,终于迎来新的合作伙伴。随着华为将车BU装入独立公司引望智能,后续吸引车企入股,有望进一步释放可能性。...
与徐直军淳朴朴实的作风相比,余承东的工作作风显得十分激进和严厉。2021年,余承东大举涉足华为汽车制造。他认为,国内传统厂商品牌、渠道、零售能力较弱。如果华为不进入市场,帮助车企提升设计、体验和销量,那么华为的汽车业务就无法实现闭环。商业。于是,除了零部件和华为HI车型之外,余承东的智能车选车型也出现了。在...
有意思的是,本次华为方并未看见余承东的身影。 坊间猜测,目前华为“造车”已分成两大派系——由徐直军主导的HI模式,以及余承东掌权的智选车模式。 2019年9月,华为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彼时,华为对外传递的信息是,为车企提供解决方案,如智能化、新能源零部件等,即“帮车企造好车”。
4月2日,根据外媒最新爆料,于4月1日出任华为轮值董事长的孟晚舟在公司内部会议上,批评余承东对造车计划管理不善,同时严重违背公司战略。更严厉表示如果他对自己的错误没有悔改之意,将导致他被开除。 余承东跟着任正非一起打天下,为华为崛起立下了干嘛功劳,如果他都到了被开除的地步,能充分说明华为的内斗有多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