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昱文雅而有才辩,到寺院见到康僧会后,他多方发难,康僧会随机应变,言辞锐利,文理锋出,从早上一直辩论到傍晚,张昱说不过康僧会,只好告辞了。在康僧会送张昱出门时,正巧看到在寺院的旁边,有人在进行不合礼制的祭祀,张且说:“佛教的教化既然已经传布,这些人就在你们寺院附近...
康僧会又对《安般守意经》、《法镜经》、《道树经》三经进行注释,合写了一个经序。据《高僧传》卷一之《康僧会传》载,他还曾制《菩萨连句梵呗》三契,所传“泥洹呗声,清靡哀亮,一代模式”,所以,他也是中国佛教音乐的创作家。 僧会与吴国 当时吴国人没有见过沙门,康僧会一身沙门的装束而且还光着头,...
佛教:康僧会与南方佛教、舍利的故事 康僧会,祖先是康居人,移居天竺(印度)。后因父亲经商,移居交趾。康僧会十多岁时,父母都去世了。他待服丧期毕,就出家为僧。据史料记载,康僧会很有修养,非常博学,“为人弘雅有识量,笃志好学。明解三藏博览六经,天文图纬多所综涉,辨于枢机颇属文翰”。吴赤乌十年,...
康僧会心中的隐忧至此才消去,但他也不禁慨叹:自己识见高深,竟无听众,像孙皓这种生性凶暴的人,只能对他讲一讲因果报应等浅近事理,至于佛法妙义,对他讲不过对牛弹琴而已。 康僧会在建初寺译编有《吴品》(亦谓《小品般若》)、《六度集经》共二部14卷,又传泥洹呗声,注《安般守意》、《法镜》、《道树》三...
在此期间,康僧会向孙权介绍了佛教的基本情况与历史。在谈话结束前,康僧会对孙权说。释迦牟尼逝世虽然已经千年,但是他的遗骨还留在世上非常神异。当年阿育王曾经造了84000座佛塔供奉佛舍利,造塔建寺都是为了传播佛教。听完了康僧会的介绍,孙权觉得荒诞无稽。他言道,倘若康僧会真能把这么神异的舍利拿出来,...
康僧会——祖籍康居 明解三藏 古丝绸之路沿线有一个重要的国家——康居,位于安息东北方、大月氏北方,东边是乌孙,西边是奄蔡,其大致地理位置是现今的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康居国的南部为农业耕作区,北部为游牧地区,处于农牧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错地带。早在...
康僧会是进入吴国的第二位僧人(在他之前曾有维祗难),他的容貌和服装与众不同,引起了朝野人士的注意。在他之前,曾有居士支谦在吴国译过经,但无寺庙。所以他虽是第二位进入吴国的僧人,但王室为他修建的建初寺,却是吴国的第一座佛寺。 孙权信任康僧会,原来还有一个颇具神奇色彩的故事,即康僧会初到建邺时,孙...
康僧会,三国时期僧人,西域康居国大丞相有一个大儿子,单名叫会。他不恋富贵,看破红尘,立志出家当了和尚,人称“康僧会”,康僧会秉承佛旨,来到中华弘传佛法,广结善缘。他不仅精通佛典,而且「天文图纬,多所贯涉」。他于公元247年来到三国时的东吴。他在建业(当时东吴的都城)建立寺庙,供奉佛像弘扬佛法。不久受到...
康僧会回去后便沐浴更衣,在静室中诚心斋戒,并将一个铜瓶供奉在香案之上,日夜烧香礼拜,迎请舍利降临。谁知七天到了,瓶中空空如也。康僧会只好求孙权再延七日,孙权答应。又过了七日,还是空空如也。没办法,他又求孙权再延七日,孙权再次答应。这次,康僧会告诉弟子们发誓道:“若再无灵验,就此死去!”到...
佛教故事:康僧会教化孙皓 孙皓此人昏暴无知,对待佛教态度十分恶劣。有一次他派遣侍从卫兵进入后宫修治林园,在地上得到一尊金像,高有数尺,呈献给孙皓。孙皓是个不信佛的人,他竟然派遣人把金像放在不净之处,用秽汁浇灌,和群臣在一起取笑为乐。(《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中说:孙皓得到佛像后,素不相信,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