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巴迪欧 | 哲学任务:成为佩索阿所代表时代的人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1937——),法国作家、哲学家,出生于北非的法属摩洛哥拉巴特。受过数学和心理学的训练,关注哲学、政治及现实问题,前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哲学系主任、教授,现任位于瑞士的欧洲研究院(EGS)教授。从2000年开始,巴迪欧受到西方学术界的热切...
有些人说向身份政治的回退导致了美国的特朗普、巴西的博尔索纳罗(Jar Bolsonaro)当选, 2022年极右势力可能会在法国取胜,你对此有何回应。 巴迪欧: 选举过程对极右势力来说一向是天赐良机,我们必须质疑它。就连1933年希特勒也是通过正常选举掌权的。我们从没见过共产主义者赢得全国选举。1981年,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ois M...
在【一】与【多】之间的辩证操作里,巴迪欧 一方面诞生他自身全面摆脱【一】的【多的本体论】,一种特属于巴迪欧式的【多的柏拉图主义的崭新实现;另一方面,巴迪欧,为了确立他自身【多的本体论】全面摆脱【一】的独创性价值,也在【一】与【多】之间的辩证操作里,展开针对其它本体论,特别是对德勒兹的【多】的思想...
如果可以, 79 岁时的哲学家阿兰·巴迪欧会对年轻人说些什么? 本书包含《何为真正生活》和《我如此了解你们……》两部分。《何为真正生活》收录了阿兰·巴迪欧面向年轻人的三个讲座,探讨了当代青年与真正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我如此了解你们……》很大程度上是《何为真正生活》的延续,巴迪欧在其中探讨了年轻人...
巴迪欧:当生态斗争与共产主义假设没有建立明显的密切关系时,它们是存在于资本主义主导意识形态之内的。今天,许多大的信托组织为他们的商品进行生态宣传。生态信念没有真正的政治独立性。我们必须断言,在私有财产的统治下,人类的创造力不可能与基本的自然规律保持良好的关系。实际上,要证明这一点很容易。这是未来...
《瓦格纳五讲》是巴迪欧参加一场关于哲学与音乐关系研讨会的讲稿,并最终汇聚成一部思想文化著作。全书以瓦格纳的音乐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探讨了作为特例的阿多诺与普遍意义上的当代哲学,以及普遍意义上的音乐与作为特例的瓦格纳的关系,是一部关于音乐与哲学的心灵之作。经出版社授权,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给哲学一个可以期待的未来,这就是巴迪欧的哲学抱负。在弥漫着“哲学已死”的衰朽气息的当代思想界,巴迪欧的哲学抱负显得特立独行。他始终坚信,哲学是可能的,亦是必然的。 巴迪欧认为,作为一种“逻辑的造反”,哲学的使命和追求在于探寻真理和普遍主义的可能性。在各种怀疑主义弥漫的今天,在一个信仰荒芜的迷惘...
昨天是五四青年节,今天我们继续发出巴迪欧关于《今天,做青年人:意义与无意义》演讲的第二部分。青年人站在新世界——平等主义的象征秩序的边缘上。所以,巴迪欧告诫青年人:你们需要让你们的主观自我投身于一个全新的任务:创造一个全新的象征秩序,对立于资产阶级冰水式算计的破坏性的象征,对立于反动的法西斯主义。
分别是:1、性别与哲学;(请参见:巴迪欧:什么是爱情?)2、不被接受的爱的定义;3、分离;4、人性存在的前提;5、爱是对悖论的处理(请参见:巴迪欧:爱是对悖论的处理);6、作为“二人”舞台的爱情,让分离成为真理并保障人性归“一”;7、爱情与欲望;8、爱情真理的统一,知识的性别冲突;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