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内容 最新施行的《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发包人应按照合同约定方式预留保证金,保证金总预留比例不得高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3%。 合同约定由承包人以银行保函替代预留保证金的,保函金额不得高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3%。 《老办法》并未强制性要求工程质保金的预留比例,只是规定使用政府投资的建设项...
一、工程质保金3%最新规定是怎样的? 工程质保金预留比例不高于结算总额的3% 工程质保金预留比例不高于结算总额的5%,也是出自《清理保证金通知》中的要求。《老办法》并未强制性要求工程质保金的预留比例,只是规定使用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按工程价款结算总额5%左右的比例预留保证金,社会投资项目可参照执行。实践中虽然大部...
实践中虽然大局部工程工程的质保金的预留比例未超过5%,工程质保金3%最新规定但对于一些新型或风险较大的工程,发包人还是会预留较大比例的工程质保金,作为其工程的风险控制措施。 在当前竞争剧烈的建筑施工行业,很多工程承包工程中承包人的净利润都达不到5%,预留过高的工程质保金无疑会让承包人承受过大的资金压力。
二、国家对工程质保金的规定 《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保修金)(以下简称保证金)是指发包人与承包人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中约定,从应付的工程款中预留,用以保证承包人在缺陷责任期内对建设工程出现的缺陷进行维修的资金。 缺陷是指建设工程质量不...
6、对于预留保证金的比例,新办法规定,发包人应按照合同约定方式预留保证金,保证金总预留比例不得高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3%。合同约定由承包人以银行保函替代预留保证金的,保函金额不得高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3%。 因此国家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也是为了给企业减负,所以把工程的质量保证金由原来的百分之五降低到...
为了加强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心,我国法律规定了工程质保金的预留比例不得高于结算总额的3%。新规定的变化包括缺陷责任期的最长不超过2年,已缴纳履约保证金的不得同时预留工程质保金,以及预留工程质保金可由第三方托管等。同时,新规定还增加了逾期返还工程质保金的违约责任。这些规定将有助于减少质保金返还争议,缓解承包...
《老办法》并未强制性要求工程质保金的预留比例,只是规定使用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按工程价款结算总额5%左右的比例预留保证金,社会投资项目可参照执行。实践中虽然大部分工程项目的质保金的预留比例未超过5%,工程质保金3%最新规定但对于一些新型或风险较大的项目,发包人还是会预留较大比例的工程质保金,作为其项目的风险...
▲一、建设工程质保金比例降低为3%是否有规定? 国务院总理在2017年6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出新的降费措施,要求兑现全年为企业减负万亿元的承诺。会议确定,从2017年7月1日起,建筑领域工程质量保证金预留比例上限由5%降至3%。 ▲二、政策解读 根据新版《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
工程质保金3%的最新规定主要依据《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进行规范。以下是对该规定的详细解读: 一. 工程质保金的定义与比例 定义:工程质保金是指发包人与承包人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中约定,从应付的工程款中预留,用以保证承包人在缺陷责任期内对建设工程出现的缺陷进行维修的资金。 比例:根据《建设工程质量保证...
法律分析:最新施行的《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 第七条 发包人应按照合同约定方式预留保证金,保证金总预留比例不得高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3%。合同约定由承包人以银行保函替代预留保证金的,保函金额不得高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3%。法律依据:《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 第七条 发包人应按照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