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听雨蒋捷①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注】①蒋捷:南宋词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①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注释]①蒋捷:生当宋、元易代之际,身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气节为时人所重。3.这首词以“”为线索,截取三幅富有象征性的画面,组成了、壮年...
【题目】阅读下文,完成各题虞美人听雨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以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译文: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少年听雨歌楼上”,追欢逐乐,无忧无虑,正是作者一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因而一个“上”字,正暗合作者这样一种生活情境。“壮年听雨客舟中”,此时作者进士及第不久,南宋灭亡,开始漂泊生涯。于客舟中听潇潇冷雨,吹瑟瑟西风,看辽阔的江面堆满铅灰色的云,失群孤雁传来凄厉的哀鸣,内心愁苦悲凉。但此时的处境...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考查知识点:默写思路分析与延伸:译文: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中年在江中客舟上听雨,江面辽阔,云垂雾低,失群的孤雁在西风中鸣叫。悲欢离合总无情:人生的悲欢离合...
B.分析诗人的心境,抓住关键句即可,“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应该是无忧无虑的,题干“少年时是迷茫”有误。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赏析能力以及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然后抓住句子中的“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意象,发挥联想和...
1虞美人·听雨[宋]蒋捷[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注释】蒋捷:南宋词人,身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气节为时人所重。15.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描绘了自己人生三个阶段的不同境遇,分别流露出...
“少年听雨”的画面,由“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交织而成,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尽管这属于灯红酒绿的逐笑生涯,毕竟与忧愁悲苦无缘,而作者着力渲染的正是“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壮年听雨”的画面,以“客舟”为中心视点,而在四周点缀以“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
《虞美人•听雨》是宋末词人蒋捷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概括出少年、壮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可谓言简意赅。它以“听雨”为媒介,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因受国亡之痛的影响,感情变得麻木,一任雨声淋漓,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