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觌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孙觌的诗文(441篇) 随机...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孙觌《滁州重建醉翁亭记》之一 南宋著名大臣孙觌《滁州重建醉翁亭记》为楷书精品,承继北宋文化余韵。孙和平书。此文为纪念欧阳修《醉翁亭记》后醉翁亭重建而作,展现了孙觌深厚的书法功底。其字宽大斜势,用笔肆意而不失法度,彰显个人特色。此作不仅是书法艺术的体现,也是历史文化传承的见证,极具收藏与研究价值。...
最终,孙觌离开了官场,悔不当初。他在寒山寺写下了《过枫桥寺》,反思自己的一生,如同一场梦。他感叹青山依旧,但自己已是白首,官场的一切似乎如梦一场。这首诗反映了孙觌的悔恨之情,他被官场摧残,曾跟随权贵,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他的一生或许没有留下惊世之作,但他的诗歌反映了一个老者对人生的深刻...
孙觌主要活跃在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时期三朝,他的一生之所以被诟病,基本上与几件事有关。第一件事,由于孙觌是蔡京、蔡攸在宋徽宗时期引荐为官,宋钦宗即位后,开始打击宋徽宗权臣,此时孙觌率领其他大臣弹劾蔡氏父子,有撇清关系之嫌。第二件事是靖康元年,孙觌多次上书皇帝,表达主和愿望,此事件对后世产生...
孙觌觌字仲益,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元丰四年(1081)。大观三年(1109)进士。政和四年(1114),中词科。高宗朝,仕至户部尚书,提举鸿庆宫(1169)卒,年八十九。 浣溪沙 弱骨轻肌不耐春。 一枝江路玉梅新。 巡檐索笑为何人。 素影徘徊波上月, 醉香摇荡竹间云。 酒醒人散梦仙村。梦远...
一生被他人玩弄的孙觌一点利用价值也没有的时候,他在官场再也依附不了任何人,晚年他回到故里常州,以吴越山水为乐享寿终近九十。这是一首他畅游在苏州吴县时所写的一首诗,平仄大乱套也见其诗功一般,但从此诗我们能窥见一位奸臣心境忏悔的变化轨迹。吴门道中其一宋.孙觌一点炊烟竹里村,人家深闭雨中门。数声...
孙觌(1081~1169),号鸿庆居士,晋陵西徐里(今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住基村)人。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及第,政和四年中词学兼茂科,宣和六年擢为侍御史。 孙觌(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晋陵西徐里(今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住基村)人。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及第,政和四年中词学兼茂科,宣和六年擢为侍御史。宣和年间,奋不...
孙觌出生于一个普通官员家庭,祖上世代生活于南京,到他的父辈时,举家迁往常州的武进。孙觌从小就有文学天赋,后来有两本文集流传于世。他十分推崇苏轼,为推翻宋徽宗和蔡京两人戴在苏轼头上的“元祐党人”帽子,他做了很多努力。另外,他的书法也很有特色,其含蓄中带张扬的气质和峻拔的笔势与东坡先生颇为神似。于是就...
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孙觌才能写出如《吴门道中》这样的诗作来吧。诗的首句清新自然,宛如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数间茅屋水边村;在水边的小村落中,有几间矮小的茅屋。这是一个很寻的画面,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它属于很多人心中最美的田园风景之一。所以当这一句出现的时候,我们的想象力会在瞬间被激发出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