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作品有:《内简尺牍》《滁州重建醉翁亭记》《过枫桥寺示迁老》等。南宋大臣诗人孙觌《内简尺牍》赏析 南宋大臣诗人孙觌《内简尺牍》此件尺牍为行楷书,共11行,每行字数不一,共94字。纸本墨笔,纵29.8厘米,横34.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书写开阔肆意,气韵流畅。其书法承袭苏轼与颜真卿,兼具个人特色,...
《常州先哲遗书》(第1集)也收录有10卷本,全名为《宋孙仲益内简尺牍》。 章节列表 提要 内简尺牍原序 内简尺牍巻一 内简尺牍巻二 内简尺牍巻三 内简尺牍巻四 内简尺牍巻五 内简尺牍巻六 内简尺牍巻七 内简尺牍巻八 内简尺牍巻九 内简尺牍巻十 提要 【臣】等谨案内简尺牍十巻宋孙觌撰其门人李祖尧...
代表作品有:《内简尺牍》《滁州重建醉翁亭记》《过枫桥寺示迁老》等。 南宋大臣诗人孙觌《内简尺牍》赏析 南宋大臣诗人孙觌《内简尺牍》此件尺牍为行楷书,共11行,每行字数不一,共94字。纸本墨笔,纵29.8厘米,横34.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书写开阔肆意,气韵流畅。其书法承袭苏轼与颜真卿,兼具个人特色,字...
尽管孙觌在政治表现上不尽如人意,但并不妨碍其书法的肆意挥洒,成就其书法的体格与特点。就此篇尺牍的收藏以及流传来看,它仍然受到了诸如项元汴、何良俊等明代江南收藏大家的关注。此篇尺牍流传至今,作为南宋诸多政治家手札中的一幅,也略能窥见南宋时期王公大臣在书法上的卓著成就,以点窥面,实为难得。
孙觌文有“平淡中寓秀美、自然中见清新、有浑朴清旷、亢爽潇洒、赋才独异、咳吐成珠”之誉,与汪藻、洪迈、周必大并称“宋四家”。存世著作有《孙尚书大全文集》57卷、《南兰陵孙尚书大全文集》70卷,其中《鸿庆居士集》42卷、补遗20卷,《内简尺牍》10 卷被收入《四库全书》。
宋人牋牍册:宋孙觌致务德知府学士尺牍,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觌顿首再拜。三时不接言侍。区区系心。而以老罢。不能自致於竿牍之间。必谅此意也。牙兵传教。益佩存省。具审薄寒台候胜常。公官簿应在诸公之右。而留滞一州。佥属谓何。必...
宋人牋牍册:宋孙觌致务德知府学士尺牍,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觌顿首再拜。三时不接言侍。区区系心。而以老罢。不能自致於竿牍之间。必谅此意也。牙兵传教。益佩存省。具审薄寒台候胜常。公官簿应在诸公之右。而留滞一州。佥属谓何。必秋防之故。遂稽新拜也。不宣。觌顿首再拜务德知府学士老友台坐...
明代诗人冯梦祯在《跋孙尚书仲益尺牍七条》文中,写道:“尝过震泽僧寺,见有孙尚书觌仲益(孙觌曾任吏部侍郎)手牍数条石刻,大似大苏公(苏东坡)书,因徘徊其下久之。...首二帖多战笔,似晚年书。闻之毗陵(常州)人士,尚书实大苏公遗体,孙老得苏公弃婢而生尚书,畏时禁不能自明,而详其颠末于家...
有《鸿庆居士集》42卷、《鸿庆集补遗》20卷、《内简尺牍》10卷、《南兰陵孙尚书大全集》70卷传世。孙觌书法紧列苏、黄、米、蔡宋四家之后,为一代大家。墨宝《与务德书帖》收录于《三希堂法帖》,《平江帖》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镇江焦山碑林尚存孙觌手书《吸江亭》诗石刻。
明代诗人冯梦祯在《跋孙尚书仲益尺牍七条》文中,写道:“尝过震泽僧寺,见有孙尚书觌仲益(孙觌曾任吏部侍郎)手牍数条石刻,大似大苏公(苏东坡)书,因徘徊其下久之。...首二帖多战笔,似晚年书。闻之毗陵(常州)人士,尚书实大苏公遗体,孙老得苏公弃婢而生尚书,畏时禁不能自明,而详其颠末于家乘,则尚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