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翻译 【翻译】世界的本源不是“无”而是“有”,“有”是绝对的, “无”是“有”的消失,是相对的。 中国西晋玄学家郭象的一个重要观点语出庄子·齐物论注:“故 天者,万物之总名也。莫适为天,谁主役物乎?故物各自生而无所出 焉,此天道也。这是中国西晋哲学家郭象...
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 无限的可能性推动着生命的繁衍,无论是元气百折,还是开心欢喜,倘若把握住了自生自灭的生命之花,我们就能让自己怡然自得地活在当下。 在日常生活中,拿起身边的书籍,探索宇宙的巨大方圆,跨越枯燥的时光和季节;尝试在那流动的激情中,大胆地去爱,梦想,感怀;多发挥想象,勇敢进行...
“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则有遗而生亏矣,生以有为己分,则虚无是有之所谓遗者也。”至无即绝对的无,绝对的无不可能生出任何东西。万有最初的根据就是自身,是自己产生自己,所以“有”以有自身为本体,不需要在有之外再立一个无作为有存在的根据,如果离开了“有”便也同有...
“蛊”之与“巽”,一也;上下相顺与下顺而上止,其为“偷”一也。而“巽”之所以不为“蛊”者,有九五以干之。而“蛊”无是也,故“蛊”之《象》曰:“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而“巽”之九五曰:“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阳生于子,尽于已;阴生于午,尽于亥。阳为君子,君子...
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②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
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
第41章:返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故人之所教兮,议而教人,故强梁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第43章:天下之至柔,驰骋...
叶公子高(1)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2)也甚重,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匹夫犹未可动,而况诸侯乎!吾甚栗(3)之。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4)大,寡(5)不道以欢成。’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6);事若成,则必有阴(7)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吾食也...
弟子问曰:“先生何为叹乎?”扁子曰:“向者休来,吾告之以至人之德,吾恐其惊而遂(18)至于惑也”弟子曰:“不然。孙子之所言是邪,先生之所言非邪,非固不能惑是;孙子所言非邪,先生所言是邪,彼固惑而来(19)矣,又奚罪焉!”扁子曰:“不然。昔者有鸟止于鲁郊(20),鲁君悦之,为具太牢以飨之,奏九韶以乐...
且于古今事变、礼乐名物未常考识,使国家欲兴明堂,建辟雍,制历律,草封禅,又将何所致其用乎?故《论语》曰‘生而知之’者,‘义理耳。若夫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亦必待学而后有以验其行事之实’。此则可谓定论矣。” 所喻杨、墨、乡愿、尧、舜、子之、汤、武、楚项、周公、莽、操之辨,与前舜、武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