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洛阳牡丹在党争风雨中零落成泥,山寺桃花却在寂静中自成宇宙,这既是地理空间的诗性救赎,也是对中国文人"穷则独善其身"传统的拓扑学演绎。诗人在《游大林寺序》中描述的"别造世界",实为贬谪文人的精神乌托邦。诗中的白描技法暗藏认知心理学的密码。看似平淡的"人间""山寺"对举,实则是具身认知的诗意实践,...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七绝是一首纪游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初夏作于江州。诗意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 【赏析】...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注释:1.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2.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3.芳菲:花草美盛芬芳,泛指众花。4.山寺:指大林寺。5.始:才;刚刚。6.长恨:常常惋惜。7....
《文化大百科》 20150612 大林寺桃花相关推荐 《故事中国》 20171104 大唐余韵 白居易夹缝求存的隐者 《经典咏流传》第三季 20200711 [经典咏流传第五季]杨千嬅为你唱经典《大林寺桃花》 [经典咏流传第五季 纯享版]《大林寺桃花》 演唱:杨千嬅 《百家讲坛》 20230817 大宋词坛 5 欧阳修 [经典咏流传第四季]...
【作品名称】:大林寺桃花 【拼音】:dà lín sì táo huā 【创作年代】:中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七言绝句 【主题】:游记、赞颂、大自然 【课本阶段】:三年级下 【出处】:《全唐诗》 作品原文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
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诗描绘了春光落尽后,桃花依旧盛开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在意外发现这一景象时的惊讶与喜悦。 前两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人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 ,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
译文:四月,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刚刚才盛放。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大林寺桃花 作者: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营造书香校园,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小朋友们,本周我们一起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七言绝句《大林寺桃花》。 每周一诗 第66期 1.作品原文 2. 注释译文 译文 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惋惜,却不知它...
同样是桃花,人间的桃花是三月开,而大林寺的桃花是四月开。假如我们自己是大林寺的桃花,我们要学会相信自己,在迟来的花期面前学会等待。假如我们是那赏花的人,我们要尊重欣赏事物自身生长发展的规律,不可拔苗助长,更不可随意作出价值判断,去随意否定哪一个,也许他只是大器晚成而已。第二,美好一直都在。春光...
在线条质感上追求细节变化的丰富性,故创作过程中主要采用碎切刀法,以期增强线条的圆厚程度和立体感。 (李明亮)03长恨春归无觅处(附款)创作札记 甲辰孟春,辛夷恰好,夭桃始发,天朗气清,惠风来拂。契堂晴窗,拣白乐天《大林寺桃花》句,取青田佳石,以阳冰篆意,欲求委婉、流动之趣,勾勒数稿,皆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