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名为《观因缘品》。佛教讲的因缘,是众因缘生的意思。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种因缘聚合而生起的,这就是“缘起法”,为佛教的基本认识论,也是一切有为法空无自性的理论基础。所谓“观”,就是观察的意思。《中论》每一品品名,都冠以“观”字,意在强调“中道”之理,必须要以正念审慎观察,才能得以知晓理解...
《中观根本慧论》简称《中论》,作者是龙树菩萨,偈颂部分是原文,偈颂下面是末学的理解和体会,分享共勉于此。 一、观因缘品 诸法不自生, 亦不从他生, 不共不无因, 是故知无生。 破果从因生。我们觉得一切万法是真实存在、有自己的自性或实体,那就观察它的产生或出现,比如观察种子生芽(芽的产生),会发现芽...
百度试题 题目龙树《中论·观因缘品》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这八句话被称为___。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八不中道 反馈 收藏
《观因缘品》是佛教经典中的一个重要篇章,通常与《大智度论》等经典相关联。以下是对《观因缘品》主要内容的概述: 一、核心主题 因缘法:《观因缘品》的核心主题是阐述和解释因缘法,即一切现象(包括有情众生和无情世界)的产生、存在和变化都是由因和缘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因果关系构成了宇宙间的普遍法则。 二...
《中论》的主旨是阐述缘起性空的理念,而观因缘品作为开篇,直接揭示了“因缘”的概念。在这里,“因缘”指的是事物产生的根本原因和必要条件。因缘包括内在的直接原因(因)和外在的间接条件(缘),它们共同促使事物的生成。例如,种子的自身性质是因,而阳光雨露则是助缘;只有两者结合,才能使种子发芽...
【观因缘品第一】 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出 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 诸说中第一 诸法不自生 亦不从他生 不共不无因 是故知无生 如诸法自性 不在于缘中 以无自性故 他性亦复无 因缘次第缘 缘缘增上缘 四缘生诸法 更无第五缘 ...
中论观因缘品第一(十六偈) 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出 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 诸说中第一 问曰。何故造此论。答曰。有人言万物从大自在天生。有言从韦纽天生。有言从和合生。有言从时生。有言从世性生。有言从变生。有言从自然生。有言从微尘生。有如是等谬故堕于...
《中论》核心阐述的是缘起性空思想,所以第一品观因缘品开篇明义,首先揭示了“因缘”的含义。“因缘”,是指一切事物产生的根本原因和条件。因缘是因与缘的并称,因是产生结果的内在直接原因,缘是帮助事物生长的外在间接条件,所以因缘又有内因外缘,亲因疏缘之称。比如种子直接生芽,这是因,阳光雨露...
中论广释·因缘品.txt-两个人同时犯了错,站出来承担的那一方叫宽容,另一方欠下的债,早晚都要还。-不爱就不爱,别他妈的说我们合不来。 中论广释·因缘品 宗喀巴著许得存译李冀诚校 (校定本) 第一章因缘 于此广说龙树《中观论》 第一节导引 寻空性之理 ...
最好能把中论的因缘品做个概括的解释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四缘(梵catva^rah! pratyaya^h!,藏rkyen-bshi)】 一切有为法所藉以生起的四类条件.即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与增上缘.在佛学体系中,为说明万法的因果关系,曾立有六因、四缘、五果之说.此中,六因说与四缘说皆是就因而立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