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出自《左传·隐公六年》,意为良善不可以丢失,恶事不能让其滋长。鲁隐公六年,郑国与陈国交战,陈国大败。实际上,这场战争本是可以避免的。此前,郑庄公就曾请求与陈国缔结盟好,却被陈桓公拒绝。陈国大臣五父劝谏陈桓公:“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对五父的劝谏,陈桓公...
大夫五父向陈桓公进谏:“您应该答应郑国的请求!”陈桓公回答说:“宋国和卫国才是真正的祸患,郑国能做什么?”最终没有接受建议,失去弃怨结好的机遇,招致郑庄公大举入侵,使陈国元气大伤,埋下十年之后身死国乱的伏笔。 【解读】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意思是,...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是一个谚语,意思是意思是好的不能丧失,坏的不能滋长。 这是在鼓励人们多做好事,少做坏事,劝人向善。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出自《左传·隐公六年》:“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左传·隐公六年》 注:长(zhǎng掌):发展,滋长。 简释 郑国要求和陈国结盟友好,陈恒公不同意。公子佗劝他,他却不听。后来与郑国关系越来越坏,发生了战争陈国吃了大败仗。 这句就是《左传》对这事的评论中的话。原话全句是:“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恒公之谓乎!长恶...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隐公六年》)】 【《左传》】: 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其中蕴含着很多智慧仍值得我们现代人好好学习、品位与领悟。 【占豪解】: 译:善事、善机、善因不可让其错失,恶事、恶机、恶因不可任其滋长。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字面意思即“不可失去善,不可助长恶”,但其实际上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德观,事关何为善、何为恶,如何存善去恶、扬善惩恶等重大政治伦理问题。为准确理解名句的精准意涵,必须将其放到出处的上下文中考察。这句话出自《左传·隐公六年》,时为周桓王三年、鲁隐公六...
2018年12月13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举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善不可失,恶不可长。”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出自《左传》,意为:良善不可以丢失,恶事不能让其滋长。央广...
出自《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出自《论语•颜渊》.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故答案为: 是说一个人,不可以失去善良的本性,不可以增长恶习. 是要记住别人的好处,忘记别人的过失. 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 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善事就不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