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吴培亨院士团队张蜡宝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制备过渡金属硫属族化合物(TMDs)纳米线的普适策略,通过拓扑化学转化原理成功制备出高质量超导纳米线,其超导电流和回滞电流的比值超过20。这项工作为研制新型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和相关超导器件提供了新选择。相关成果发表于2023年7月18日上线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h...
近日,吴培亨院士团队张蜡宝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制备过渡金属硫属族化合物(TMDs)纳米线的普适策略,通过拓扑化学转化原理成功制备出高质量超导纳米线,其超导电流和回滞电流的比值超过20。这项工作为研制新型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和相关超导器件提供了新选择。相关成果发表于2023年7月18日上线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h...
近日,吴培亨院士团队张蜡宝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制备过渡金属硫属族化合物(TMDs)纳米线的普适策略,通过拓扑化学转化原理成功制备出高质量超导纳米线,其超导电流和回滞电流的比值超过20。这项工作为研制新型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和相关超导器件提供了新选择。相关成果发表于2023年7月18日上线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h...
近日,南京大学吴培亨院士领导的超导电子学研究所吕阳阳博士、王永磊教授和王华兵教授等人与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浙江大学和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等多个国际研究组合作设计出了一种可调控的超导二极管器件(图a)。通过在超导薄膜上制备具有保角变换(一种在保...
基于该方法,研究团队成功制备出了宽度约为200 nm的NbSe2纳米线。实验测量表明:该超导纳米线展现出超高的超流回滞比,其超导电流和回滞电流的比值超过20,且超导临界电流随温度的变化满足Ginzburg–Landau 模型。同时,不同温度下的超导临界电流值的变化证实了其在低温下存在热相位滑移(thermally active phased-slip)与多...
近日,吴培亨院士团队张蜡宝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制备过渡金属硫属族化合物(TMDs)纳米线的普适策略,通过拓扑化学转化原理成功制备出高质量超导纳米线,其超导电流和回滞电流的比值超过20。这项工作为研制新型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和相关超导器件提供了新选择。
南京大学吴培亨院士团队基于超导纳米线技术,开展了新型超导逻辑器件(nTron)的研究工作。nTron为单层平面器件,利用局部超导相变,实现高速低功耗的开关逻辑。响应区域为宽度<100nm的纳米线结构,具有集成度高、灵敏度高、驱动能力强、抗磁场噪声、功耗低等多个优点。最新的研究进展发表在《Nano Letters》。论文详细介绍了...
南京大学吴培亨院士团队基于超导纳米线技术,开展了新型超导逻辑器件(nTron)的研究工作。nTron为单层平面器件,利用局部超导相变,实现高速低功耗的开关逻辑。响应区域为宽度<100nm的纳米线结构,具有集成度高、灵敏度高、驱动能力强、抗磁场噪声、功耗低等多个优点。最新的研究进展发表在《Nano Letters》。论文详细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