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者,人生之本,不可以不知,不可以不察。人之有生为功,人之成生为德。有生之时,功已具备;成时之时,德已养成。从而可知,功之为体,德之为用。有德养成,其功满益持有;有功具备,其德可以拥有施行。故而,功德虽为二物,只做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劳,不会单一有存。从古至今,即若有说,则二者同时为用...
何谓“功德”?人言,做善事者有功德,有功德者而行善,不为名利,为名利者,将行善作为工具而牟利,非真善也,此乃伪善。何谓“功德”?网友好言某某失势,所谓“红气养人”,一旦失势,容颜不再,精神衰减,而老态毕显,是失红而所致乎?……并非如此!君子落魄有朝,此乃常事,人生起落,本为寻常。但在...
不及自省,百年已过……至于能否达到“百年之寿”,各人宿命,黄金、美女(男),地位、财富,失去的福德不能增加真正的品行,便在后世人中,为人唾骂,祸及子孙。 何谓“功德”?人言,做善事者有功德,有功德者而行善,不为名利,为名利者,将行善作为工具而牟利,非真善也,此乃伪善。 何谓“功德”?网友好言某某失势,所...
真功德者,即便身无分文,心有天下,俄而布施,一笑即哉。 真功德者,便有“高楼大厦”、“黄金美女”(或:“黄金美男”)、“良田种种”者……不丢失名利而为工具行善,一意孤行,终离道远矣! 善为工具而行道,不丢失名利者,下乘也。 须知君子牟利,便非君子;商人逐“道”,心在红尘,不为真商人也。 世间名利,...
云谷禅师曾言:“世上能够拥有千金产业的人,一定是享有千金福报的人;能够拥有百金产业的人,一定是享有百金福报的人。而那些应该饿死的人,一定是应该受饿死报应的人。上天不过让每个人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并没有加进任何别的意思。”👶 在生儿子这件事上,云谷禅师也颇有见解:“如果一个人积了一百代的功德,就一...
释尊为制止比丘作无意义之俗论,而令思惟正法之论,去离恶趣,故说十功德论,即:(一)精勤,(二)少欲知足,(三)有勇猛心,(四)多闻能与人说法,(五)无畏无恐,(六)戒律具足,(七)三昧成就,(八)智慧成就,(九)解脱成就,(十)解脱见慧成就。论此十事,得润及一切,多所饶益,得修梵行,得至灭尽无为之处,乃涅槃...
鼎然2018修行篇:功德论 2018.01.07 17:57 功即心的纯实,纯实之心无有坏者,不坏即功所以有德。有德之人必有功力,此功力不为名色所惑,不因名色所祸;此功力不为权贵所动,不因权贵所硐;此功力不为诸识所蒙,不因诸识所懵。是故有功之人必有德行,德行是功所以有功有德。若修道之人不识此义,妄求功德反...
功即心的纯实,纯实之心无有坏者,不坏即功所以有德。有德之人必有功力,此功力不为名色所惑,不因名色所祸;此功力不为权贵所动,不因权贵所硐;此功力不为诸识所蒙,不因诸识所懵。是故有功之人必有德行,德行是功所以有功有德。若修道之人不识此义,妄求功德反祸功德性成造孽主。
释尊为制止比丘作无意义之俗论,而令思惟正法之论,去离恶趣,故说十功德论,即:(一)精勤,(二)少欲知足,(三)有勇猛心,(四)多闻能与人说法,(五)无畏无恐,(六)戒律具足,(七)三昧成就,(八)智慧成就,(九)解脱成就,(十)解脱见慧成就。论此十事,得润及一切,多所饶益,得修梵行,...
分别功德论.txt 分別功德論 失譯附後漢錄 分別功德論卷第一 失譯人名附後漢錄 建初偈所說曰。迦葉思惟正法本者。謂思惟經法言教甚多。何以知之。迦葉即以比較明其多少。較法從十驢始。雲十驢力不如一凡駱駝力。十凡駱駝力不如一凡象力。十凡象不如一細腳象力。十細腳象不如一盜食象力。十盜食象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