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牵头,联合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以及中国农科院环发所、资划所、信息所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的中国...
尽管近年来中国农业活动的碳排放量有所下降,农业食物系统的碳排放量仍在增长,而且农业产前产后环节的碳排放比重显著增加。FAO数据库中统计了整个农业食物系统的碳排放,其中,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包括了种植业、养殖业、农业生产过程中能源利用以及有...
【现代可持续农业-食物系统的认知和实践演变】9月23日,联合国粮食体系峰会将召开,分享食物系统如何致力于为实现17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并构建可持续食物系统。届时联合国秘书处将发表行动声明,同时也将讨论各国食物系统贡献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对话与路径、以及联合国及其机构的后续支持。历史上的粮食系统...
研究结果也显示,我国农业食物系统转型中的协同措施,对于增强社会和环境进步的重要性。同时,该研究支持建立一个监测框架,为中国农业食物系统转型的未来政策制定和行动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 审稿人认为,不同政策及政策组合,在推动农业食物系统转型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效果...
近日,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发布《2022年全球食物政策报告:气候变化系统》,为决策者加快行动提供了广泛的政策选择。基于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生物多样性联盟、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和其他合作伙伴的研究成果,报告强调通过加快创新、改革政策、重新制定市场激励机制、增加可持续食物系统转型融资、促进健...
《农食系统与碳中和中国农业与食物相关温室气体减排路径分析报告》来自IGDP,报告指出,中国农食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将持续上升,实现碳中和面临巨大挑战。农业生产环节减排潜力有限,需要关注农场到餐桌环节和食物消费端的减排。 《农食系统与碳中和中国农业与食物相关温室气体减排路径分析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
农业食物系统涵盖生产、加工、储存、流通、消费全过程及各环节参与主体、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要素,是全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半数以上人口直接通过农业食物系统的生产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谋生,因而构建包容型农业食物系统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中之重。在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叠的形势下,中国居民食物...
1.农食系统与气候变化 农食系统是人类为了满足食物黑求所开展的农业生产、食物加工、包装、运输、零售以及消费的各个活动环节所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其中既包括参与其中的农户、企业和政策制定者等利益相关方,也覆盖了不同参与主体所处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
农业和食物系统转型的主要目标包括实现双碳目标。引导实现碳中和:作为碳中和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忽视和低估消费者在其中的作用不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首先,鼓励消费者更加积极地参与减排,引导并教育居民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合理搭配饮食,倡导勤俭节约,减少从田间到餐桌食物链各环节的食物浪费。另外,在全国...
总结分析其在促进小农与农业现代化有效衔接,改善弱势群体食物需求与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增强农业产业链和供应链韧性,构建公平、共享、可持续的农业食物系统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了突破农业系统关键领域重大科技问题、攻克食物科学技术与完善供给体系、推进农业食物系统包容群体发展、构建农业食物系统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