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冬天,朝廷论功,傅友德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同知大都督府事,封为颍川侯,年禄一千五百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 第二年,傅友德担任征虏前将军,与征西将军汤和分道伐蜀。汤和率廖永忠等以水师进攻瞿塘,傅友德率顾时等以步兵、骑兵出秦、陇。太祖对傅友德说:“蜀人听说我军西伐,...
傅友德虽然是降将出身,但在明初的将领中却是号称战功第一,在骁勇善战这方面仅次于常遇春。他在加入朱元璋军队后,几乎参加了所有的平定中原和北伐元朝的战争,每战都立下赫赫功劳。尤其是在明军三路北伐北元战争中,傅友德七战七胜,是唯一取胜的一路军队,成为明军中的传奇。因此朱元璋自己也曾夸赞傅友德,说“...
在定西之战中,傅友德在徐达的指挥下,再次大败王保保,使王保保靠着一根木头横渡黄河才得以逃生。洪武三年,朱元璋首次大封功臣,傅友德因功被册封为颖川侯,成为了大明开国元勋,被誉为洪武朝中后期的第一可用之人。由于常遇春已经病逝,傅友德成为了洪武朝的第一猛将。在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加封他为颖国公,并...
这一年,明军往北去大漠征战,傅友德跟着军队出征了。但还是以往那样,军队主帅是冯胜,傅友德仅是个副将,而且只能指挥五千人。冯胜对傅友德这个将领那是相当熟悉,在他心里,觉得傅友德没啥出彩的地方,行军的时候,有他不多,没他不少,于是冯胜就干脆跟傅友德分兵,让傅友德领着五千明军到处溜达。五千人,...
朱元璋麾下的诸将中,傅友德是一个常被忽略的人,开国征战时,有徐达和常遇春的光芒掩盖着他,朱元璋清算功臣时,傅友德又被归为蓝玉同党,下场凄惨。然而光论勇猛的话,傅友德在诸位将领中,恐怕也只逊于常遇春。傅友德的一生颇为励志,他和朱元璋出身一样贫寒,祖上世代为农。元朝末年,民不聊生,傅友德这样...
于是傅友德投奔了朱元璋,朱元璋和傅友德看对了眼了,他也觉得傅友德是个人才,便把他安排到常遇春麾下。鄱阳湖水战爆发后,傅友德跟着常遇春一通乱杀,打得陈汉军队丢盔卸甲,一路逃到了武昌。傅常二人追到了武昌,常遇春进攻武昌半天没打下来,于是让傅友德作为敢死队先上,结果傅友德一口气就攻破了武昌 傅友德...
汉历4092年十一月初六(公元1394.11.29),一代汉族名将傅友德,自刎于一场文武百官的宴会上。被朱元璋封为颖国公的“开边之臣”,是明朝初期实际上驱除鞑虏,恢复汉人政权 最为倚重的军事大才。1364年12月,傅友…
傅友德出身的关键因素,是他不是朱元璋的旧明班底。明末群雄并起,其中以白莲教的韩山童势力最大。韩山童死后,刘福通迎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小明王,是天下抗元之主。傅友德就是此时名义上韩林儿的手下,他是刘福通手下李喜喜的一员猛将。但是无奈韩林儿势力对抗元朝大军势力不足,李喜喜败退,傅友德跟随大军撤到了四川...
而傅友德便是其中之一,傅友德是晋王世子朱济熺的岳父,若是晋王朱棡有二心的话,既有岳父永平侯谢成,又有亲家傅友德,太祖十分忌惮晋王会有谋逆之心。永平侯谢成在洪武二十六年被处死,而傅友德便是在洪武二十七年下旨赐死。在傅友德去世仅仅一个月后,太祖便将朱允炆的长姐江都郡主,下嫁长兴侯耿炳文的长子...
故而郁郁不得志。而自从投归朱元璋麾下,恍若良驹归明主、宝剑遇英雄,大发神威,光芒四射,南征北战,攻必克、战必胜,一跃而从偏裨升为大将。明七子之一的王世贞称赞说“其(指傅友德)遇真主,虎变龙从,刃不虚下,策不虚画。”其西平巴蜀,领前锋出一百八渡,一路顺风顺水,下绵州、拔汉州,进取成都,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