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的修行,最重要的是“修观”。修观两个字不好懂,现代的话说,修正我们对宇宙人生的看法。我们过去对宇宙人生的看法错误了,“宇宙人生”要用“宇宙众生”,意思就更清楚、更明白,对于宇宙一切众生的看法。对于这一些众生要从八个方面去观察,我们才不至于迷惑。一切众生,我们今天讲人、事、物,把它分为这...
所谓任拈一法,意为可以用任何事物为例,包括人、事、音声、味道、触觉,以及烦恼、喜悦的情绪等等,都可以用来修观,以前作过一个作业,以种花为例起观,今天搬出来用一下,略为示范如何修空、假、中三观。我喜欢种花,业余爱好之余,主要是为了庄严道场、供养三宝,那在种花这一法上如何起观呢?当然,现在我...
修观是佛教里的一个词语,含义非常广泛。修观指的是修行者通过不断的打坐、冥想、观察自心等方法,去发现真实的自性和世界真相,从而达到解脱和开悟的境界。修观是心灵修行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最为深入和精妙的修法之一。在修道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加强自己的观察能力,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自...
修观就是在面对一个境界时,用你所修的观法去观察它。关键在于,你的心念要清晰,不被外界迷惑,而是要看清这个境界的真相。修观不仅仅是观察,更是洞察和智慧的表现。举个例子,就像你在修止时,专注于一朵花,而修观时,你会用心去观察这朵花的每一个细节,它的颜色、形状、香气,甚至是它的生长过程。通过修观,你...
修观是道教修行的一种方法或境界。修观是道教修行术语,可以理解为通过内心修炼以达到某种精神境界的过程或结果。“修”即修炼、修为,“观”即观念、境界。在道教修行中,修观是一种重要的修行手段,旨在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对宇宙、自然、人生等更深层次的体悟和认知。具体而言,修观可能包括对自然...
修观 摘自:佛学大词典 (1925~ )台北汐止人。民国三十四年(1945)披剃于静修禅院,礼玄光法师为师,后于狮头山元光寺受具足戒。尝亲近慈航法师多年。五十年应邀赴菲律宾访问,五十二年负笈日本求学,毕业归国,立愿扩建菩提讲堂,此讲堂乃其师为实践慈航法师之遗愿而建。更多:https://www.bmcx.com/...
修观就是毗婆舍那, 就是观照一切名法跟色法的无常、苦、无我, 从而提升智慧,断除烦恼。 有很多朋友可能对于修止还是修观的问题上, 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知, 这对于进一步进行修证或许有一定的障碍。 举个例子来说明止和观的关系, 把心和一个湖面来做类似的比较, ...
所以说只修观,不修定,如同只想盖二楼,不想起一楼,这是根本就做不到的事。觉悟的境界,也就是佛教智慧,来至于佛教的禅定,比如灭尽定才有漏尽通。不是自己理解没有烦恼就能做到没有烦恼的。所以说:不是理解佛经就能成佛的。必须要修行,禅定只是修行的内容之一,还有布施、持戒等等。定...
通常这个目标是呼吸。修定,是将心放在呼吸中,去训练它保持不动。修观,则是将心放在呼吸的上面,去...
修观行,必须要有善知识的教授。在论上的出处:《瑜伽师地论》“毘钵舍那最初必用善友为依。” (修行入手方法只有两种:1.毘钵舍那(法相的观察)2.奢摩他(禅定)。修观行,必须要有证果的善知识为依靠,如果没有听闻证果的人说法,自己想看懂《阿含经》几乎不可能。) 观行才能获得智慧。 大部分的佛学著作,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