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30日,“保险+期货”模式为大豆、玉米、生猪等18个品种提供了风险管理服务,累计承保货值约1346亿元,项目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农户538.7万户次,农民专业合作社3101个、家庭农场1488个、涉农企业2349个。短短一年时间,“保险+期货”模式持续扩大。截至2024年3...
不过,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经过走访及调研发现,目前市场参与主体大多数观点是,要进一步深化“保险+期货”模式,则仍有待通过政府、交易所、期货公司及保险公司等利益相关方协同合作,推动保费结构更为合理化,推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其中。 早在2015年,大连商品交易所组织动员期货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在国内率先试点“保险+期货”...
不过,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经过走访及调研发现,目前市场参与主体大多数观点是,要进一步深化“保险+期货”模式,则仍有待通过政府、交易所、期货公司及保险公司等利益相关方协同合作,推动保费结构更为合理化,推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其中。 早在2015年,大连商品交易所组织动员期货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在国内率先试点“保险+期货”...
所谓“保险+期货”模式,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向保险公司购买根据农产品期货价格开发的价格保险产品,将价格风险转移至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同时向期货公司购买场外期权,转移自身承担的价格风险,期货公司对场外期权进行对冲交易,通过交易所的场内期货与期权市场进行风险对冲。 2015年,我国期货市场服务“三农”新模式——“保险+期货...
不过,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经过走访及调研发现,目前市场参与主体大多数观点是,要进一步深化“保险+期货”模式,则仍有待通过政府、交易所、期货公司及保险公司等利益相关方协同合作,推动保费结构更为合理化,推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其中。 “保险+期货”连续八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
12月9日,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主办,永安期货承办的第18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保险+期货”农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论坛紧扣“惠农强农十年路,期货护航启新程”主题,共同商讨“保险+期货”的发展经验与前景趋势,着力优化“保险+期货”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金融支农创新模式,为加快推进“保险+期货”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
纵观“保险+期货”自2015年发展至今的历程,项目开展当地的政府和参保主体对于“保险+期货”模式能有相对正确认识的,都是在当地每年都有项目持续开展的地区。“保险+期货”模式的持续推广和应用,关键在于政府和参保主体的观念要转变,要让政府和农户看到切实的...
新湖期货副总经理李强对记者表示,“保险+期货”发展的可持续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纵观“保险+期货”自2015年发展至今的历程,项目开展当地的政府和参保主体对于“保险+期货”模式能有相对正确认识的,都是在当地每年都有项目持续开展的地区。“保险+期货”模式的持续推广和应用,关键在于政府和参保主体的观念要转变,要让政府...
保险期货是一种金融衍生品,它允许投资者对未来的保险费率进行投机或对冲。保险期货合约规定了在特定日期购买或出售特定数量保险合约的条款。 保险期货发展历程 1992 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ME) 推出了第一份保险期货合约,称为农业天气保险期货。 1997 年:CME 推出了灾害保险期货,涵盖飓风、地震和洪水等自然灾害。
第一,从“保险+期货”到“保险+期货(权)”的变化,体现出党中央关注到随着场内期权的发展,“保险+期货”典型模式中用场内期货对冲风险方式应作出调整,场内期权也应成为一样重要的风险分散方式。 第二,党中央正式把“保险+期货”从一个风险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