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直军在华为的前几年主要参与的是交换机的业务,那个时候华为还有郑宝用、李一男等技术大佬,而且,在万门交换机研发成功后,华为的产品在市场中站稳的脚跟,之后重要的就是市场持续开拓,徐直军则冲到了前面。而余承东那个时候的重心主要是在3G的研发上,虽然取得了很显著的成果,但国内3G牌照没有发放,导致余承东始终...
从来没有一家企业,在造车上像华为这么纠结和分裂。在华为内部,造车路线之争早就明牌。余承东激进,徐直军防守。其实这堪称一种高明的“左右互搏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1. 防守的徐直军 作为通信行业全球巨头,华为很早就涉足了汽车通信相关零部件产业。2019年,华为组建车BU一级部门,致力于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
造成这种尴尬局面,与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直接相关。而关于“造车”,这几天华为内部引燃了一场新风暴,也将余承东推上了风口浪尖。与此同时,包括徐直军、孟晚舟在内的各位华为高管都公开发表严厉措辞,虽言指“造车”,可都看得出来矛头已指向余承东。对于素来深信家丑不可外扬的中国人,尤...
徐直军和余承东同样都是1993年加入的华为,但从任职经历来看,徐直军一直都是余承东的领导。 徐直军在华为内部被称为“小徐总”,之所以是这样的称呼,是因为在他之前有一个大徐总——徐文伟。 一个不甘于“稳定”的理工男 1967年徐直军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18岁那年,徐直军考入了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
徐直军“博弈”余承东!重申:华为不造车 这两年,中国汽车圈有一大未解之谜——华为造不造车。尽管华为多次公开表示坚决不造车,但仍阻止不了外界对华为下场造车的百般猜测。 造成这种尴尬局面,与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直接相关。而关于“造车”,这几天华为内部引燃了一场新风暴,也将...
坊间猜测,目前华为“造车”已分成两大派系——由徐直军主导的HI模式,以及余承东掌权的智选车模式。 2019年9月,华为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彼时,华为对外传递的信息是,为车企提供解决方案,如智能化、新能源零部件等,即“帮车企造好车”。 中国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短短六个字,却可以有着不同的解读...
余承东的观点是业内诸多人士都无法认同的,任正非和徐直军看来也不认同;只不过余承东的态度似乎还比较强硬,对于公司的做法是不太认同的。这可能与华为的轮岗制度有关,轮岗制度带来的无疑是企业内部的派系斗争,在各自掌控企业的阶段总会出现不同的方案,不同的方案会形成不同的利益链和关系网,在各自都有自己的利益...
其一是以徐直军为代表的,华为应坚持to B,做汽车行业增量部件供应商。一如上述三种模式中的零部件供应模式和HI模式。另一是以余承东为代表的,华为该下场造车,欲颠覆行业并掌握C端话语权。一如智选车模式及该模式下余承东卖力吆喝的AITO汽车。早在2020年10月,华为内部就发布了《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
最后,还是“小徐总”徐直军出面,提出补偿方案,赠送客户100个3G基站,才算是把这件事收了尾(案例来源于华为前高管葛才丰公开资料)。还有一次余承东“吹爆的牛”,是关于“华为手机要超越苹果和三星的”。2015年,余承东在华为Mate8全球首发式上说:“我们未来的销售份额可能经过一两年会超过苹果,市场份额占全球...